在美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废奴运动作为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重要力量,留下了众多珍贵文献。然而,一份被称为“废奴运动圣杯”的重要浸信会文件,曾长期遗失,直到2025年初夏才由一位麻省的志愿者在美国浸信会档案中重新发现。这份长达五英尺的手写卷轴,不仅保存完好,还由116位新英格兰地区的牧师签名,公开表达对当时美国奴隶制度的强烈谴责,成为废奴运动历史研究中的重大突破。此次发现引起了美国宗教历史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志愿者詹妮弗·克罗马克(Jennifer Cromack)在细致翻查浸信会档案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卷轴。当她打开收藏箱,看到这份采用手写体、极具时代感的宣言文件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宣言题为《反对奴隶制的决议与抗议》,签署日期为1847年3月2日,距美国内战爆发前14年。这份宣言不仅明确表示牧师们对奴隶制度的“反对并憎恶”,还表达了他们力求改变社会现状、推动正义和平等的坚定决心。该文献的历史背景尤为重要。1840年代,奴隶制问题已成为美国分裂的导火索。浸信会这一宗教团体也因奴隶制问题发生剧烈分裂。南方浸信会与北方浸信会因奴隶主是否可成为传教士问题而分道扬镳,最终在1845年成立了南方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成为美国最大的基督宗教教派之一。
而此次卷轴出自北方浸信会地区,即后来的美国浸信会(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USA),反映了该教派早期反对奴隶制的立场。牧师们签订的宣言内容深刻陈述了奴隶制度对人权的严重侵犯,称奴隶制是对同胞“权利和幸福的严重践踏”,难以找到任何合理辩护。宣言中强调道德、真理与公共美德要求他们不能对奴役无声无息,必须承担起责任,维护受压迫者的权利。文中的措辞体现了19世纪宗教领袖在废奴议题上的勇气与决心,尤其是在当时许多北方民众仍持观望态度,甚至试图回避这场南北冲突的敏感政治问题时,更堪称冒险之举。这份文件的发现还为研究当时宗教界内部对奴隶制的复杂态度提供了珍贵视角。发掘团队查明签名牧师所属的教堂,包括波士顿特朗蒙特教堂(Tremont Temple),该教堂是美国早期实现种族融合的著名教堂之一。
签字者之一巴伦·斯托(Baron Stow)是马萨诸塞州废奴协会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参与表明宗教与社会运动的紧密结合。通过对比哪些牧师未签名,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探析教派内部的分歧与议题动态。此外,宣言的保存状态优异,没有污渍或裂痕,提高了其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目前,美国浸信会马萨诸塞分会正筹划数字化该卷轴,未来有望向其旗下230多个教会分享复制品,扩大这段珍贵历史的传播与研究。该文献不仅是宗教遗产,也承载着马萨诸塞及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对人权进步的集体记忆,激励当代信徒继续肩负推动社会公平的使命。这份废奴宣言的重现,不仅让学界见证了一个关键且被忽视的历史时刻,也为公众认识到宗教组织在美国废奴历程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了窗口。
正如美国浸信会历史学者所述,许多当时的民众尚未意识到奴隶制不仅是“南方问题”,北方也有责任发声反对。此次宣言的公开表明,当时的牧师们已经走上了积极抗争的道路,他们的行动彰显了宗教与道德的力量。这段历史被重新发现后,激励了诸如哈弗希尔卡尔瓦里浸信会等由解放黑人创立的教会领导者,认为这是一条前辈传承下来的自由之路。从废奴者到后代信徒,这份文件代表着持续的正义信念。此次发现不只是历史学的惊喜,更是当今社会反思种族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提醒。总的来说,这份1847年的废奴宣言以其历史深度和社会意义,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
它让我们看见,那些远在内战前夕、为自由呐喊的宗教先驱们,不仅塑造了美国废奴运动的基调,也成为推动当代多元、包容社会理念的根基。未来随着更多研究和数字传播,这段沉睡的历史必将焕发出更大的光彩,启迪更多人坚定为公义发声,守护人类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