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经济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受益于国内经济数据的利好,迎来了显著的上涨。美元指数(DXY)持续攀升,并在最近交易日创下三周多来的新高,显示出美元市场的坚实支撑。多个经济指标的亮眼表现成为美元强劲攀升的主要助力,也对美联储接下来的利率政策产生了明显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表现无疑是推动美元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最新公布的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降低至221,000人,创下三个月低点,明显优于市场预期的增加至233,000人。
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走强往往传递出经济稳健扩张的信息,这使得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大增。就业数据的改善提升了市场对消费能力的预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的预期,从而增强了美元的吸引力。 零售销售数据同样强劲,6月份整体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远高于预期的0.1%,剔除汽车销售数据后增长0.5%,也超过了市场预期的0.3%。消费作为美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其增长直接反映出消费者信心和支出能力的提升。这不仅表明经济基本面坚实,也传递出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 此外,地区联储的商业调查数据也展现出乐观的态势。
费城联储发布的7月份商业前景调查指数大幅攀升至15.9,创下五个月新高,远超预期的负值。这表明制造业和区域经济活动有所回暖,企业信心增强,投资意愿提升。这些积极信号对美元构成有力支撑,推动资金流向美元资产。 然而,美国进口价格指数除油价外环比保持持平,仅为0%,低于市场预期的0.2%增长,显示进口成本压力暂时缓解,可能缓和通胀压力。这一点在当前通胀问题依然令全球关注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市场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在政策层面,美联储高层的言论为美元走势增添了波动性。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表示,鉴于通胀加速及关税对价格的影响,美联储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不变,显示出谨慎态度。他强调通胀压力存在持续性,暗示加息周期尚未结束,此言论成为美元上涨的动力之一。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释放了鸽派信号,预计年内将有两次各25个基点的降息。她指出,美联储不应等待通胀率降至2%才行动,否则可能对经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类言论引发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调整节奏的猜测,导致美元在达到高点后出现回落。 贸易关系和国际局势也是左右美元走势的重要因素。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15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关税率可能达到10%至15%,计划于8月1日生效。虽然这些对象多为贸易规模较小的国家,但此举无疑增加了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市场情绪。此外,美国商务部长透露,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有望恢复对部分中国市场的芯片销售,这显示出美中贸易谈判可能取得进展。财政部长贝森特计划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并可能延长针对高额关税的限期,凸显双方试图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努力。 美元的走强反映出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韧性和政策预期的认可。资本流入美国债券市场和股市也体现了美元资产的避险功能和投资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各异,美元的相对优势进一步突显,吸引了全球资金的关注。 然而,影响美元未来走势的变量依然复杂。通胀动态、就业数据持续走强与否,以及美联储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决策,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政策变化同样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经济数据的后续表现,尤其是就业和消费领域的动向。同时,美联储官员的声明和政策指引也需被认真解读,以把握利率走向。
全球经济环境和中美关系的变化,也将对美元产生重要影响。 总体来看,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出其内在的动力和韧性,短期内美元有望继续保持强势,但中长期还需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理解美元走势背后的经济和政策逻辑将助力更好地规避风险,实现资产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