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社会与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模式和所有权结构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传统商业模式以盈利最大化为核心,往往忽视企业自身对社会、环境及员工的长远责任。近年来,围绕“共享企业”(Company as a Commons)的理念逐渐兴起,试图在企业治理和所有权结构中注入更多的自我决策权和使命驱动力,推动企业不仅仅是追逐利润的机器,更成为服务社会公共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共享企业的核心在于自我治理。这种模式强调企业控制权应保留在与其运作和使命直接相关的内部人员手中,而非被外部投资者或无身影的股东控制。通过这种结构调整,企业得以避免被市场短期利益驱动绑架,从而保持对社会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投入。
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提高了其长期稳健发展的可能性。 守护所有权(steward-ownership)作为共享企业的重要实现路径,通过将经济权益与投票权拆分,使企业的决策权不被资本控制,保障企业使命不被出卖。这种法律框架下,企业利润不允许被私有化,而是须投入企业自身发展或回馈相关利益方,确保财富在企业和社区间公平流转,抵制资本的掠夺性回报压力。基金会托管、员工持股或者信托结构都是常见的守护所有权形式,这些结构已在欧美部分国家实现实践并逐渐完善。 守护所有权的企业通常展现出卓越的生命力和稳定性。以丹麦为例,守护所有权的公司市值占全国股票市场的显著比例,其存续率远高于传统股权结构企业。
此外,这些公司在员工保留率、薪酬水平和消费者信任度方面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维持着健康的盈利状态。此类企业不仅内部结构透明公平,也通过他们的经营实践推动社会财富更均衡分配,部分缓解了因财富世袭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共享企业理念挑战了传统资本主义的基础范式。长期以来,公司所有权两大分配机制即家族继承和买卖控制权,分别代表血缘与资本的积累,往往导致财富集中与企业短视行为。相较之下,守护所有权拒绝将企业当作单纯财富积累的对象,而是将其视为服务公共利益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事业。企业像公共资源一样被守护,目的是实现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可持续共赢。
这一理念的落地已在多个国际知名企业中得到体现。知名户外品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浏览器开发者Mozilla、创新型医药公司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及绿色搜索引擎Ecosia,均采取了类似的企业结构,将企业使命置于盈利之上,维持高度的责任感和透明度。这些案例在不同领域展示了共享企业模式既能兼顾市场竞争力,又推动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德国新兴生物技术企业Vyld为例,其在女性健康产品生产上的创新和可持续理念十分突出。Vyld的融资策略体现了守护所有权的精神,他们拒绝传统风险资本对高速增长和短期财富回报的巨大压力,而是选择小规模、支持渐进式增长的投资者,且设定了严格的投资回报上限。此外,Vyld通过持股控制权的保留,保障了公司不会被大型资本收购后沦为“绿色洗牌”的工具。
这种策略保证了产品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一致性,同时提升了消费者和员工的信任感。 共享企业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经济伦理和社会治理的革新。通过将企业视为一种公共财富的载体,共享企业摆脱了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短视逻辑,引导企业主动承担起生态再生与社会贡献的责任。正如经济学家凯特·罗沃斯(Kate Raworth)在《甜甜圈经济学》中所强调的,企业必须重新定义其生存意义,建立在再生与分配的设计基础上,保证企业利益不仅服务于个体或少数人,而是惠及更广泛的社区。 然而,推动共享企业理念的广泛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守护所有权的法律框架尚未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建立,企业转型需要精心设计的公司章程和社会信任的培育,同时需要鼓励支持性投资环境的形成。
尽管如此,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期待的提升和对传统资本格局失灵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开始探索这一中间路径,寻求建立既能造福社区、抵御资本掠夺,又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新范式。 共享企业的出现也为青年创业者和社会经济改革者提供了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路径。面对当代经济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社会分裂,这种基于公共利益和共同治理的企业模式为构建可持续、有韧性且包容的经济体系提供了范例。它促使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形成强烈使命感和归属感,激发创新潜能,同时形成对外开放和共赢的生态系统。 整体而言,共享企业作为未来企业形态的重要探索,标志着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根本重塑。它超越了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强调企业治理的民主化和利益的再分配,推动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正面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将企业视为一种公共财富,赋予内部成员真正的治理权和使命引领权,共享企业有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重驱动力。 未来,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共识的形成,共享企业可能会成为更多行业的主流选择,助力打造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新格局。企业家、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拓展守护所有权的实践空间,将促使资本市场更加包容且富有人文关怀,为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共享企业不仅守护了企业的根本使命,也守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它通过创新的企业治理模型,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展现了商业的另一种可能:负责任、自律、可持续且造福全体利益相关者。正如越来越多的先锋企业所展示的那样,企业真正能够成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长期守护者与共同繁荣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资本主义2.0时代的伟大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