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p作为计算机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编程语言之一,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灵活的表达方式一直是编程爱好者和研究者心中的宝藏。回溯上世纪90年代初,一段关于Lisp旅程的故事浮现眼前,这段记忆不仅唤醒了对编程语言的热爱,也重现了当年那个独特的PC Scheme环境对学习和实践Lisp编程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米兰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我的Lisp历程始于一门由斯特凡诺·切里教授主持的编程导论课程。这门课程以著名的计算机教材《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结构与解释计算机程序,SICP)作为主要教材,并推荐使用Texas Instruments开发的PC Scheme作为实操环境。那时的学习设备是一台搭载DR-DOS系统的20MHz 386 Olidata笔记本,配备2MB内存和40MB硬盘。虽然在课程之前我对Lisp有过零星的了解,但真正接触Scheme的过程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SICP中利用Scheme作为教学示范语言,通过优雅的表达式定义计算机程序的思想,立刻激发了我对Lisp的兴趣。课程内容涵盖了书中前几章,但我后来深入阅读了全书,借助PC Scheme环境反复练习各类编程题目,加深了对语言机制的理解。 PC Scheme不仅是一个简单的Scheme解释器,它以紧密集成的开发工具闻名,尤其是内置的编辑器EDWIN。这个模拟Emacs风格的文本编辑器具备强大且智能的Lisp代码感知能力,令我尤其感到惊艳。EDWIN支持代码自动缩进和格式化,括号配对高亮以及表达式逐段求值等功能。一次输入关括号,编辑器便会闪烁相应的开括号并显示对应代码片段,极大方便了对复杂S表达式结构的把握。
正是这种编辑器的设计,让我在不断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熟悉了Lisp代码的形态和规则。几小时内,令许多初学者感到头疼的括号匹配问题,不再是障碍,而成为代码美学一部分,甚至激发了我对括号的喜爱。不仅如此,我还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在笔纸上手写代码时,运用左手食指指向对应的开括号,右手打字时同步完成闭括号。这个简单动作大大提升了书写长而复杂Lisp代码时的准确性与流畅度。回忆那段时光,PC Scheme不仅是一款编程工具,更是塑造了我对Lisp的认知基石。其价格在当时极具性价比,美国市场售价99美元,在意大利则约为15万里拉,相当于两到三本教科书的费用,学生和业余爱好者均能负担。
功能上,PC Scheme表现出色,拥有功能丰富的编译器、多样化的Scheme扩展—包括状态机引擎和面向对象编程支持—以及灵活的图形和文本窗口,配合厚重且详尽的用户手册,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开发体验。其实现方法发表的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当时严苛的硬件条件下,实现高性能与多样功能的平衡。时隔三十余年,当我重新在Linux系统上通过DOSBox-X模拟器运行PC Scheme,发现软件仍然井然有序,性能稳定,令人耳目一新。此时的我已历经多种Lisp方言,包括Common Lisp、Emacs Lisp、Interlisp等,回望昔日初学时光,更加深切体会到PC Scheme在编程环境便捷性、交互式开发体验和丰富内置库方面,为我树立了何等精准的高标准。那种交互处理、实时反馈和多功能一体化的环境理念,可以看作如今诸多集成开发环境的早期原型。对于现代编程者而言,理解和汲取早期Lisp环境的设计哲学,不仅增加了对语言历史的尊重,更为构建高效、快乐的开发体验提供了宝贵参考。
我目前日常开发使用的Medley Interlisp,依然沿袭那种严谨而优雅的Lisp传统,将功能丰富的工具集与经典代码美学完美融合,体现了“祖父辈的插电”语言的魅力。回望这段旅程,Lisp不仅让我学会了一门强大语言,更传承了一种编程思维和工具设计的思考方式。借助PC Scheme诞生的美好记忆,探索过去的编程环境,重新认识Lisp的核心优势,是对编程爱好者极佳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底层编程体验的便利性与美学依然不可或缺。正如PC Scheme帮助我掌握了代码结构和括号匹配的直观视觉感受一样,现代编程者应追求直觉化且高效的工具,以激发创新潜力。总之,重返PC Scheme是一场跨越时光、链接起过去和未来编程理念的旅程。
它让人感受到Lisp语言的独特魅力和编程环境设计的智慧,也激励更多年轻一代去探访历史,吸收经验,打造属于新时代的编程奇迹。寄望每一位程序员都能从自己的“Lisp起点”出发,发现那份纯粹的热情与创造力,成就更多非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