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前Real Brokerage首席财务官Michelle Ressler向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前雇主在其怀孕期间对其实施性别和孕期歧视,并以制造借口的方式将其解雇。该案件在职场孕期歧视问题上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透露出现代企业在员工权益保护方面的诸多挑战。Real Brokerage是一家在线房地产经纪平台,Michelle Ressler自2020年加入公司以来,助力公司从初创阶段发展成为年收入超过13亿美元的行业主要玩家。在被诊断怀孕后,她遭遇一系列不公正待遇,最终于2024年4月被公司以“因公司内部审计发现其不当使用公司信用卡”为由开除,但她坚称这些指控大部分是借口,真正原因是公司想为其年轻、未育的男性接替者腾出职位。Ressler在诉讼中详细说明了事件经过。她于2024年1月主动向公司披露怀孕消息,之后却遭遇公司将其核心业务部门重新分配给其他员工、质疑其作为母亲和首席财务官的能力,以及一场长达数月的边缘化和排挤行动。
她指出,所谓的信用卡费用错误中,有约1.5万美元是机票费用的疏漏,她也愿意偿还,另外约1500美元娱乐费用确实与业务相关。她认为公司以此为借口,掩盖真正的歧视行为。令人关注的是,在Ressler被解雇的第二天,公司迅速任命原投资者关系副总裁兼财务计划分析负责人Ravi Jani担任新任首席财务官。Jani背景丰富,曾在全球知名对冲基金Citadel及多家投行任职,其无疑符合公司所称的“更具资格”要求。但外界和诉讼方认为,这次高层更替背后隐藏的孕期歧视和性别偏见明显。职场孕期歧视问题并非罕见。
尽管法律对孕期女性提供保护,如《美国怀孕歧视法案》(Pregnancy Discrimination Act)明确禁止基于怀孕的歧视行为,但现实中许多女性依然面临不公平待遇。怀孕员工常因被认为“负担重”或“无法全力工作”而遭冷遇、调岗甚至解雇,这些行为严重伤害了女性职业发展权利和家庭权益。Ressler事件突显了企业文化和管理层决策在孕期保护中的关键作用。如何避免用误导性理由掩饰性别歧视,建设包容性强且尊重母职员工的工作环境,成为当代职场的紧迫课题。随着女性在职场中比重逐渐增加,孕期权益保护不仅关乎法律合规,也影响企业形象和人才吸引力。针对本案,多位劳动权益专家指出,公司应审视内部流程,确保对孕期员工的公正对待及合理支持。
包括灵活工作安排、岗位调整的透明沟通、对误解与偏见的积极纠正等措施,均有助于营造安全友好的职场氛围。此外,公众及监管机构也需关注类似案件,推动职场孕期保护法制化和执行力度提升。投资者关系负责人Ravi Jani的迅速接替使得案件更具话题性。外界质疑公司所谓的“更合资格男接棒者”,实际上是典型的“男性优先”职场文化表现。本案背后不仅是个人遭遇,更反映出科技和金融交叉领域仍存在的性别壁垒。对于广大职场女性来说,Ressler的发声具备典型示范意义,鼓励有类似遭遇的员工勇敢维护权益。
同时,社会应倡导企业履行更多社会责任,推动性别平等及孕期平等保护。综上所述,前Real Brokerage首席财务官指控孕期歧视官司不仅是一起个人劳动纠纷。其凸显了孕期员工在职场中面临的隐形障碍和歧视风险,提醒企业重视并完善员工权益保护政策。未来,随着更多媒体关注和法律进步,职场孕期保护有望迎来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环境,助力女性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