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一直被视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基石。然而,在俄罗斯,互联网自由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自2025年6月9日起,俄罗斯监管机构RosKomNadzor相当程度地切断了俄罗斯用户对全球互联网的访问,将网络空间转变为被称作“Cheburnet”的封闭区域,即仅限于俄罗斯本土内容和服务的互联网环境。这种转变不仅限制了俄罗斯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加深了数字鸿沟,影响深远。 这种互联网封锁的直接体现是许多全球知名网站和服务被限制访问。例如,技术新闻平台Slashdot、专业科技评测网站ArsTechnica、加密货币市场数据网站CoinGecko、广泛使用的论坛服务Disqus及其嵌入式评论、以及Nvidia开发者论坛和OSNews等多个重要网络资源被屏蔽。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惯常的网络途径获取最新的技术资讯、交流社区观点或参与全球讨论,这无疑削弱了信息获取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互联网访问限制不仅限于特定网站,核心的网络技术手段也被有意限制。DNS over HTTPS(DoH)服务被封锁,这项技术原本提供加密的域名解析,有助于保障用户隐私和绕过网络审查。诸如CloudFlare、OpenDNS与谷歌等国际著名互联网公司所支持的DoH服务皆被限制使用。相较而言,DNS over TLS(DoT)尚未被全面禁止,但其在多数操作系统中未默认启用,这使其难以成为普遍的替代方案。此外,主流的VPN协议如OpenVPN和WireGuard在俄罗斯已经被禁用了多年。
2025年6月9日之后,连流行的Shadowsocks协议也被断绝使用,这一系列行动极大削弱了用户通过加密通道访问自由网络的可能性。 这些网络封锁措施由俄罗斯监管部门通过与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实施。诸如Dom.ru(ER-Telecom)、RosTelecom(RTK)和Megafon等大型ISP尽管表面上否认主动配合封锁,但实际上在监管层压力下采用深度包检测(DPI)设备,执行相关的流量监控和限制。DPI技术能够分析网络数据包的内容和行为,有效识别并屏蔽VPN、代理服务及其他绕过限制的网络协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封锁环境,俄罗斯网络用户试图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传统的VPN服务几乎难以生存,Tor网络虽然依然能工作,但连接速度极慢且桥接节点经常遭封禁。
使用支持混淆技术的桥接(如obfs4)能在部分用户中保持可用,但普通民众获取可靠桥接点的难度极高。与此同时,部分高级用户转向利用一些相对陌生的代理协议和工具,如X-Ray、VLESS、Trojan等,但这些技术之间的优劣难以判定,且大多数缺乏官方文档甚至存在安全风险,需要用户具备较强的技术背景。 除了技术层面的应对之外,俄罗斯社会也在担忧互联网封锁对言论自由与民众信息权的深远影响。互联网曾为俄罗斯市民提供了不受传统媒体限制的言论平台和获取海外资讯的桥梁。现在,这些渠道被限制,民众更容易被限制的信息环境所左右,国际资讯的透明度大幅下降,社会对于内外信息的认知也趋于单一和封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的封闭还妨碍了技术创新和对外经济交流,给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隐患。
俄乌冲突的持续则成为这一封锁政策的背景之一。网络限制部分来自于安全考量和信息控制需求,政府试图防止境外信息渗透及潜在的网络攻击。然而,这种安全逻辑带来的后果是民众日常生活和工作遭受严重影响。甚至有报道指出,移动互联网因军事冲突常被临时关闭,影响了普通人的通信和生活韧性。 展望未来,俄罗斯的网络封锁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政府近期已有意愿重新限制如Telegram之类的社交平台,网络环境或趋向更加封闭和统一。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保持对技术变化的紧密关注、掌握应对封锁的最新方案成为保障信息自由的关键。同时,国际社会和网络自由组织也持续关注俄罗斯的数字人权现状,努力提供技术和舆论支持。 总体而言,俄罗斯的互联网封锁体现出现代网络治理中权力与自由的激烈博弈。普遍访问全球互联网资源的权利被剥夺,不仅影响了用户的网络体验,更折射出现代社会对于数字空间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如何在保证国家安全和维护信息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俄罗斯乃至全球未来互联网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