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卡茨(Israel Katz)向媒体透露,他已指示军方准备一项将加沙地带所有巴勒斯坦居民迁移到加沙南部拉法地区的集中营地的方案。这个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名为“人道城市”的营地,初期计划安置约60万居民,最终目标是容纳加沙全部210万人口。卡茨表示,迁移前将对居民进行安全筛查,以剔除哈马斯的成员,并且被迁移人员将不被允许离开该营地。卡茨还提到,如果条款允许,相关建设工作将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争取达成的60天停火期间启动。 该计划一经曝光,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以色列国内有人权律师将此称为“针对人类的罪行操作计划”,认为这实质上是强制性人口转移,有“种族清洗”的嫌疑。
联合国也曾多次警告,强制驱逐或转移被占领土上的平民违法国际人道主义法,势必引起严重后果。多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对该行动可能导致的巨大人道主义危机表达了严重关切。 拉法地处加沙地带最南端,与埃及接壤,这里的居民密度本已极高,更不用说计划中将全国人口集中于此。以色列方面称,遏制哈马斯通过严格筛查是首要目标,防止恐怖分子混入平民之中。以色列军方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跨境袭击以来,持续对加沙地区展开军事行动,造成巨大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根据哈马斯管理的加沙卫生部数据,冲突已造成超过57500名加沙居民死亡,民众多次被迫迁移。
此次迁移计划背后潜藏的地缘政治挑战不可忽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白宫会晤时谈到,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方案中,美国愿意接管战后加沙局势,并尝试在其他国家永久安置巴勒斯坦人。内塔尼亚胡称赞该方案具有“自由选择”的视角,意指居民可选择留在故土或迁离。特朗普则表示,周边国家表现出高度合作意愿,暗示该计划有望落实。然而这一设想遭到广泛反对,阿拉伯国家与巴勒斯坦团体联合提出的埃及方案,主张加沙重建应在当地进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居民迁彻,强调这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加沙地区的历史令人难以忽视。
过去的数十年,这里已经历多次战争与迁移。1948年以色列建国所引发的“灾难”(Nakba)令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许多难民涌入加沙,形成今日人口结构的重要基石。现居于加沙的巴勒斯坦难民及其后代占据约四分之三人口比例,且同时有近90万注册难民分布于约旦、西岸、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 在长期冲突中,加沙的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房屋毁坏率超过90%,医疗、供水及卫生系统已接近崩溃,物资匮乏问题日益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人道局势,以色列此次迁移计划被许多观察家视作加沙问题解决方案的极端手段,担忧其可能加剧本已脆弱的社会秩序并激化地区紧张局势。 除了以色列内部的意见分歧,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各有立场。
美国政府虽表达支持协助寻找安置方案,但仍须平衡该区域政治敏感性。欧盟及多个国际组织反复强调遵守国际法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迁移。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持续呼吁开放人道通道,保障加沙平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哈马斯方面尚未对此计划发表正式评论,但两者均支持埃及提出的重建方案,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权利和土地权利。两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虽存在差异,但在反对强制迁移问题上表现出罕见的一致。 未来可能的停火谈判将对该计划的实施与调整起到关键作用。
双方均表示愿意在特定条件下暂停冲突,但现实中的和平进程依然面临极大阻力。拉法“人道城市”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安置场所,还是成为长期政治工具,还需拭目以待。 总结而言,以色列国防部长提出的将加沙人口迁移至拉法营地的计划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的争议与质疑。虽然从安全角度出发以色列有其战略考虑,但强行迁移数百万居民的行为引发了严重的人权和法律问题,令加沙地区本就复杂的人道法规和政治格局更加难以解决。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这一动向,期望各方能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找更加公正且合乎国际法的方案,保障加沙人民的基本权利与未来生活的尊严。当前紧张局势远未平息,加沙的明天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而这场迁移计划无疑将成为未来中东局势演变的重要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