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及其相关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项重要创新。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监管的缺失和法律框架的不完善也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极,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监管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年7月中旬,美国国会特别指定“加密周”展开加密货币相关的监管立法讨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法规成为议题的核心。近期,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办了一场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重要听证会,议员们围绕加密资产的监管权限、定义以及合规要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体现出强烈的分歧和多元的观点。众议员弗兰奇·希尔提出的《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 of 2025)引发了巨大反响,该法案建议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区块链等加密资产,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监管加密证券。
此安排旨在界定不同类型数字资产的监管归属,使监管更具针对性和专业化。与此同时,参议院则推出了有着两党支持的《GENIUS法案》,尝试将加密货币代币与美元等有流动性的资产挂钩,力图通过资产锚定减少波动风险,保障市场稳定。此次听证会暴露出两党在加密货币定义及监管策略上的根本分歧。以伊丽莎白·沃伦参议员为代表的民主党成员认为《清晰法案》中“数字商品”的定义过于宽泛,可能导致非加密企业甚至个人发行的所谓“迷因币”脱离SEC监管,形成监管漏洞,进而威胁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沃伦举例指出,公众公司如Meta或特斯拉如果选择将其股票以区块链形式发行,可能绕开传统证券监管,造成监管空白。与此同时,部分共和党参议员则对SEC现有监管体系持批评态度,认为SEC难以有效监管去中心化和高速发展的加密领域。
例如俄亥俄州参议员伯尼·莫雷诺将对“迷因币”的监管比作普通的棒球卡收藏,主张不要过度监管这一新兴市场。路易斯安那州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坦言对国会制定正确监管规则的能力感到担忧,认为立法者与数字资产专业人士之间的知识差距巨大,且监管环境快速变化,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在听证会上,加密科技公司Ripple的首席执行官布拉德·加林豪斯强烈呼吁国会加快立法进程,建立清晰且有效的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框架。他强调,合理的法规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和骗局,建立健康的市场秩序,同时推动创新发展,助力美国在全球区块链及加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Ripple近期与美国最老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达成合作,后者将成为Ripple加密资产的主要托管银行,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资产信任度的提升。加林豪斯在书面证词中指出,Ripple从一开始就采取合规优先的策略,已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支付、加密和汇款业务许可,展现出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融合的可能。
他强调,平衡保护消费者权益、防范不法分子、监管市场秩序与促进技术创新,是未来法规设计的核心原则。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蒂姆·斯科特同样认同必须建立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安全机制,呼吁构建兼顾安全与活力的监管环境,为数字资产发展铺平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也将“加密周”作为重点立法工作周,全力推动《清晰法案》以及其他相关法案的审议和表决,力图借助国会两院的协同努力尽快为加密货币行业树立明确的法规标准。此次参议院听证会凸显了加密货币监管的复杂性与紧迫性。技术的创新远远超出传统监管框架,立法者必须对新兴数字经济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接纳,才能在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同时,助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随着“加密周”的临近,国会能否统筹各方力量达成共识,推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将直接影响美国加密货币市场的未来走向。
合理有效的监管不仅有助于打击非法活动、防范风险,也将为加密资产的合法发展提供清晰指引,激发全球投资者的信心,进而推动美国在全球数字金融变革中占据领导地位。在全球数字经济大潮中,加密货币无疑是最具颠覆性和潜力的创新之一,而如何平衡自由创新与风险防控,成为摆在各国监管机构和立法机关面前的共同课题。美国此次围绕加密货币的激烈立法争议,既反映了现实的矛盾,也预示着未来监管模式的演变方向。让数字资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全球监管者持续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