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投资:给你优势,直到它不再有效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不断探索能够提升其投资回报的新策略。其中,动量投资作为一种颇受欢迎的方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自2020年以来,动量投资的回报显著优于其他投资策略,尤其是在流动性充沛的牛市中。然而,投资市场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对动量投资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市场逆转时,这种策略是否仍能保持其优势? 动量投资的基础在于追随价格趋势。简单来说,动量投资者会选择那些近期表现较好的股票,而将那些表现不佳的股票排除在外。许多研究表明,动量效应是一个经过充分验证的市场异常现象。
在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超过200年的股票市场历史数据中,这种方法的成功都得到了证实,甚至有分析师称其为“首要市场异常”。 然而,尽管动量投资在牛市中表现出色,但在熊市中,其有效性却常常受到质疑。2021年,知名投资者布雷特·阿伦德斯指出,动量投资并不总是最优策略。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投资者倾向于“买入并持有”的策略,认为这种方法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但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策略是否依旧有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动量投资并不是一个被动的策略。
以近几年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动量投资的变化与市场趋势息息相关。例如,iShares动量ETF的持股情况会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而调整。从2020年底的疫情相关股票,到2021年9月的科技股和银行股,再到如今的消费类股,动量投资的表现确实依赖于对市场动态的及时响应。 尽管动量投资在牛市中的回报看似引人注目,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风险。首先,动量投资者需要保持对市场动向的敏感性,及时调整其投资组合。与此同时,持有动量ETF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在熊市中,动量策略可能导致投资者完全持有表现不佳的股票,使得资本损失难以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动量投资在几个特定时期内的表现并不理想。例如,在2015和2016年,动量股票未能抵御美联储的“减码”政策及英国脱欧带来的市场波动。在2018年,动量甚至在美联储的“减码恐慌”中表现不佳。若在2020年初持有动量ETF,投资者会经历剧烈的市场下跌。而在随后的回升中,动量策略又重新获得了优势,这一切都依赖于巨额的财政和货币刺激。
因此,尽管动量投资在某些市场阶段表现出色,但它并非总能提供保护。有效的投资策略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阿伦德斯强调,动量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低迷时避免重大资本损失,但如果仅仅依靠动量ETF进行被动投资,则会失去这种价值。 在选取投资策略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市场周期变化的本质。尽管动量投资在强劲的牛市中表现优异,但在面临经济放缓和市场波动时,投资者应该重新考虑其策略。例如,价值投资策略往往在熊市中展现出其优势,能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恐慌中寻找反弹机会。
动量投资的轮回也意味着,投资者必须明白市场的周期性特征。正如著名投资者霍华德·马克斯所言,许多事情会证明是周期性的。因此,在当前的牛市中,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对价值投资的关注,例如,过于依赖动量投资而忽视了基本面的分析?这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市场变幻莫测,动量投资可能带来短期的收益,但若不考虑市场的长期循环,投资者的风险将无限放大。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波动,投资者需要意识到,价值投资可能会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轮动能消退后,抓住有潜力的价值股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市场周期的适应,更是对自身投资哲学的重新审视。 投资者在选择动量投资策略时,需对市场的动荡加以警惕。市场中的热潮与泡沫常常是短暂的,唯有谨慎与深思熟虑的投资才能带来可持续的回报。关键在于,如何将动量投资与基本面分析相结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投资策略,以应对未来潜在的市场挑战。 总之,动量投资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带来优势,但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必须具备灵活调整策略的能力。历史经验已多次证明,市场是循环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动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未来,洞察动量与价值间的转换,将是每一位投资者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让我们在动量和价值之间找到平衡,探索更全面的投资策略,以应对不可预测的市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