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Section 174税改一直是美国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软件开发领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自2022年起,该税改政策要求软件开发相关费用不再能够在当年全额抵扣,而必须分摊至未来五年甚至十五年进行摊销,这一变化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压力,尤其是影响了大量中小型和创业公司。然而,到了2024年末和2025年初,Section 174出现了部分反转,部分规定回归到旧有的抵扣方式,而这对美国科技行业带来了新的春风。Section 174起源于2017年特朗普政府时期,目的在于通过限制研究与开发费用(R&D)的即时全额扣除,增加税收收入。该政策在2022年开始正式执行,具体规定软件开发人员的薪资成本不能马上从公司应税收入中扣除,而需分五年摊销,境外软件开发成本摊销期则长达十五年。这意味着企业在当年无法完全抵消软件开发投入,导致税款显著增加。
例如,一家年收入和开发成本均为100万美元的公司,在按照新规定摊销软件开发薪资后,可能面临近20万美元的额外税负。这样的变化不仅增加了企业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招聘战略和投资决策,促使许多公司放缓招聘甚至裁员步伐,同时降低对海外软件开发资源的依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将国内软件开发薪资成本不能即时扣除的国家,这种特殊的税制环境加剧了美国软件行业尤其是创业企业的竞争压力。随着新一届政府推行的“Big, Beautiful Bill”法案中,隐藏着针对Section 174的调整条款,允许公司再次选择即时抵扣国内软件开发成本,这意味着从法律层面上撤销了此前强制摊销的规定。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选择是否采用分摊方式抵扣。此外,该法案还赋予了企业追溯补救的权利,即允许其重新申报过去两年的税务数据,按新旧规则重新计算税负,返还多缴纳的税款。
此举无疑为许多因Section 174政策而蒙受损失的企业提供了实际而及时的财务缓解。然而,该调整仅限于美国境内开发成本,对于海外软件开发仍然强制执行十五年摊销规则。换言之,美国企业在境外的研发支出依然面临较高的税务摊销门槛和资金周转压力,这也被业界视为一种对境外软件开发招聘和合作的间接限制。业内预计这一改变将激励美国科技企业加大国内招聘力度,以规避境外成本摊销长周期带来的税务影响。美国就业市场上,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或将因税改的趋势而得到一定恢复,尤其是在面向高端技术岗位时,但海外软件开发岗位开设则可能相应减少。企业在战略规划中必须灵活应对新旧政策的交替与局部限制,优化全球人才布局,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成本。
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政策的变动意味着市场机会和风险并存。国内开发岗位的增加有助于薪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但海外岗位数量趋紧亦可能影响部分海外开发者的工作机会和薪酬水平。整体来看,Section 174政策反转释放了积极信号,减缓了税负压力,为科技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税改细则,合理调整财务和人力资源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创新动力。同时,政府的此次调整也被解读为对美国科技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意在吸引人才和资本回流,支持本土创新生态的繁荣。展望未来,税务政策仍将随着全球技术及经济格局变化不断演进,科技企业需保持高度警觉,积极适应和引领变革。
在这场Section 174的变革中,既有挑战亦有机遇,只有通过深入的财务规划和前瞻性的人才战略,企业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结来看,Section 174部分反转的税改潮流为美国科技行业注入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对国内软件开发薪资的即抵扣为企业减负,鼓励招聘创新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然而对于海外开发支出的长线摊销要求依然如故,提醒企业不可忽视全球人才布局的重要性。高效应对这些变化,需要企业、开发者与政策制定者三方面协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