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巨头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愈发显著,监管机构也开始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欧盟推出的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简称DMA)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法规,旨在规范市场中被认定为“守门人”的大型科技企业,确保竞争环境的公平与开放。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之一,其与法律之间的较量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数字市场法案的诞生背景可以追溯到全球科技巨头日益垄断的市场格局,尤其是在操作系统、应用分发和浏览器引擎等关键领域。该法案规定,符合守门人条件的企业必须允许第三方软件和硬件产品获得同等的访问权限,禁止自我偏好行为,推动市场竞争。对于苹果来说,DMA的重点内容包括必须开放iOS系统对第三方浏览器引擎和应用商店的准入,确保第三方设备如耳机和智能手表能够与苹果设备无缝协作。
然而,苹果在面对DMA的合规要求时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最近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苹果和谷歌DMA合规研讨会上,苹果的发言主要展现出强烈的自我肯定以及对法规的不满。其多次强调自身公司的独特性以及遵守DMA所带来的技术复杂性和工程挑战,暗示欧盟委员会的法律解释过于严格和极端。这种态度不仅在言辞上显得咄咄逼人,甚至在会议流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影响其他参会者的发言权,引起了现场的不满。 苹果此番行为并非偶然。其历来以对监管法规持抗拒态度著称,已多次挑战自身被认定为守门人身份以及有关法律条款。
更曾借助技术细节拖延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的调查,甚至在美国遭法院裁定涉及反竞争行为,并有高层管理人员面临刑事蔑视法庭的调查。这些典型案例反映出大公司利用其强大的资源优势以拖延合规、抵制监管的惯用手法。 在研讨会期间,苹果对多个关键问题均避而不答或敷衍以对。关于互操作性的问题,苹果曾被问及为何其用于追踪系统的信息仅通过更新频率极低且隐藏在开发者账号后的PDF文档发布,未采取更为透明且技术上成熟的开源平台例如GitHub进行维护。对此,苹果仅笼统回应这已是他们在有限时间内能提供的全部,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 关于App Store的管理,苹果依旧坚持人工审核机制,即便其内部文件显示人工审核的效果极为有限,有人形象地比喻其为“用塑料餐刀对抗枪支”。
苹果虽坦承存在问题,但仍声称自身审核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然而市场现实却是,App Store中依然充斥大量诈骗应用,而用户向苹果举报问题不够便捷,举报入口隐藏且仅出现在安装应用后的页面底部,体验极差。苹果代表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将质疑方与其他竞争对手混为一谈,试图将公开讨论塑造为竞对阵营联合起来索取免费OS访问的图谋。 浏览器领域是本次讨论的重中之重,也最令苹果感到不安。其坚持所有第三方浏览器即便自带浏览引擎,也必须以独立应用形式发布,用户不得继承原浏览器的数据和用户基础。此外,苹果并未提供切换默认浏览器的系统提示,并设置了苛刻的合同条款限制新引擎的推出。
这种做法明显构成竞争壁垒,严重限制了浏览器的自由竞争。欧盟委员会代表对此问题多次介入发问,然而苹果多次转移话题,甚至混淆了参与者身份,显露出明显的回避态度。 在年龄限制功能设定上,苹果的做法也被指出存在明显偏袒自家浏览器Safari的倾向。对于使用父母控制的年龄限制的用户,苹果仅允许使用Safari访问网页,其他所有浏览器即使安装,也因被标记为17+而无法使用。这种双重标准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苹果虽承诺将考虑改进,但鉴于其历史表现,外界对其承诺的真实性持谨慎态度。
此次研讨会还揭露了一些双方博弈较为隐蔽的角落。例如,有参与团体虽声称独立,却被发现由苹果资金支持,会议中亦有未充分披露资助背景的人员参与,反映出监管流程中透明度仍不足。苹果利用这种资源优势,通过多渠道影响和游说,试图争取更有利的监管环境,对欧盟法律的执行带来一定阻力。 苹果对于只在欧盟强制执行DMA合规的回应尤为引人深思。其强调不会将欧盟的法律要求出口至其他市场,尽管业内普遍认为不同地区存在多套法规将使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体验更加复杂,甚至导致彻底放弃投资和竞争。苹果这一立场表明其愿意在合法边缘徘徊,充分利用法律漏洞维护自身垄断利益。
在研讨会的尾声,关于渐进式网页应用(PWA)的运行环境及其安装流程,苹果仍未给出实质性的规划和解决方案。其当前的iOS设计极大限制了第三方浏览器引擎中PWA的兼容性和可用性,且网页应用的安装过程繁琐,依赖多步操作,极大降低了普通用户的使用意愿,这与开放网络生态的初衷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这次研讨会,外界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苹果作为技术巨头在面对新兴法律法规时的态度、策略和行为特征。尽管新法规强制要求公平竞争与开放生态,但苹果利用强大的资源和话语权试图拖延、模糊规则边界,甚至采用极具攻击性的发言策略来争取有利地位。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数字时代法律监管与科技巨头的复杂摩擦,监管机构需要更加坚定和科学的执法手段,营造健康、公正的数字市场环境。 苹果与法律的较量不仅仅是企业与法律条文的对立,更关乎数字经济的未来走向和民主制度的保护。
大型科技公司如果得以肆意抵制法规,将对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形成严重威胁。此外,针对诸如数据隐私、用户自由选择权、技术创新空间等多方面的挑战,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推动。 随着数字市场法案等法规的逐步深化实施,苹果及其他守门人企业或将不得不调整策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对于行业观察者、消费者以及开发者而言,理解这一过程中的权利纠纷与利益博弈,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推动数字时代的生态系统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和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数字市场法案能否真正实现其预期目标,关键还取决于法规执行力度、企业合规态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持续监督与推动。 总而言之,苹果与数字市场法案的角力是当今数字经济管控的生动缩影。
通过深入剖析双方的矛盾与互动,我们不仅能够洞悉一家科技巨头的经营哲学与法律挑战,也能从宏观层面理解数字时代法律与技术之间复杂且微妙的关系变迁。面对技术的高速迭代与监管的步履维艰,只有坚持法律的公平执行,促进多方的利益平衡,才能真正构筑一个健康而有竞争力的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