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便利了全球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向中国等制造业大国采购商品的美国用户。作为全球领先的折扣电商平台之一,Temu凭借其低价优势和便捷的购物体验,迅速赢得了大量美国客户的青睐。然而,2025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de minimis”免税制度,导致Temu的美国市场面临巨大挑战,日活跃用户数在短短两个月内几乎下降了48%。这不仅震动了行业,也成为观察美中贸易关系和全球供应链变动的重要窗口。免税制度“de minimis”的结束标志着跨境电商成本结构的重大变化。此前,该政策允许中国商家向美国消费者寄送低价值包裹而无需缴纳关税,极大降低了商品总成本,使得Temu和类似平台能够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随着该政策取消,中国跨境货物须面对更高的物流和关税成本,导致价格上扬,消费者敏感度急剧增强,平台用户黏性遭受考验。Temu在此环境下被迫调整其运营策略。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费用,Temu缩减了在美国的广告投放,同时推进订单履行模式的转变,从直邮模式迁移至与美国本地仓库合作的新模式。尽管此举降低了部分物流风险与时间成本,然而面对新的税收压力,供应链复杂度及成本依然难以回避,影响商品价格及用户体验。Temu与另一大电商平台Shein在面临同样挑战时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根据Bain & Company的数据显示,Shein虽然也受到关税波动的影响,但其客户平均消费额仍取得增长,而Temu在客户贡献度方面则显现停滞,反映出后者在调整中遇到了更为严峻的困难。
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Temu的商业模式较为依赖价格驱动和物流效率。一旦免税优势消失,用户很容易转向性价比更高或更符合当地服务体验的替代平台。此外,Temu的本地履行战略虽然是长期发展方向,但短期内并未逆转用户流失趋势。更值得关注的是,美中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为Temu未来增长埋下隐忧。Tariff Watch等机构指出,如果当前关税政策维持较长时间,Temu的竞争威胁将持续减弱。加之地缘政治因素使供应链恢复正常化进程充满变数,适应新贸易环境的企业需加大创新和本地化力度以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Temu在非美国市场的发展势头逐渐增强。市场研究显示,其海外活跃用户中90%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地区,且新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集中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弱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推断,Temu正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分散市场风险,扩大全球影响力。这一趋势反映出跨境电商行业的全球化脚步依然加快,但不同市场的政策和消费环境差异决定了企业必须灵活调整策略。结合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Temu整体营收未能达到预期,部分归因于美国市场的瓶颈。高管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将继续保持价格稳定,优化跨区域供应链合作,并承诺通过技术投入提升运营效率。
观察人士分析,Temu未来将重点打造以本地仓库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以减少对单一市场和外部政策风险依赖,同时推广多样化商品和服务以提高客户忠诚度。综合来看,Temu遭遇的挑战是全球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政策变动导致成本结构调整,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格局重新洗牌。企业若要在此波动中稳固优势,必须聚焦供应链弹性建设和用户体验升级,加强数字化转型,灵活应对贸易环境的变化。未来,随着全球贸易政策的逐步完善与协同,电商平台将更加注重本地化运营和多元化市场布局,以实现持续健康增长。与此同时,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将推动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更具差异化和高附加值的购物体验。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价格上涨和供应链调整带来的不便,但长期来看,这将促使电商行业向更成熟、规范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之,Temu日活用户数锐减的现象,除了表面上的政策变化因素,更体现了全球电商生态系统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企业、政策制定者与消费者需要共同适应这一变革,推动跨境电商走向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