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科技巨头们纷纷加大在计算、存储和网络领域的投入,试图抢占行业先机。作为经典的企业级系统和软件供应商,IBM同样积极布局AI技术,然而其受益方式与传统理解有所不同——人工智能目前更多地帮助IBM提升利润水平,而非显著扩大营收规模。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对IBM AI战略独到之处的关注,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揭示了这一趋势,通过深入解读IBM的数字表现与内部应用实践,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AI对这家老牌科技公司的实际影响。2025年6月结束的季度中,IBM实现了营收的7.8%增长,达到接近170亿美元,而毛利润上升了11.5%,达到近100亿美元,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9.6%,达到了21.9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力硬件产品线的“Telum II”主机处理器与System z17服务器自6月开始出货,单季度相关收入暴涨67%,成为推动营收和利润提升的重要引擎。
尽管营收稳定增长,AI的贡献更直接地体现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方面。IBM首席财务官Jim Kavanaugh披露,公司内部正以“Client Zero”计划为核心,利用AI技术重塑供应链、后台运营和销售流程,从而显著削减人力及其他运营成本,助力利润快速扩张。该计划自2024年预计节省20亿美元成本起步,至2024年底已实现年化节省达3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底将进一步提升至45亿美元。通过这样内部示范,IBM不仅验证了AI在企业运作中的巨大效益,也为客户树立了实际应用样板。早在近30年前,IBM就凭借复杂的SAP系统成功推动制造和后台管理现代化,如今则以AI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继续保持领先。公司充分发挥其软硬结合优势,整合Red Hat及HashiCorp等收购的Linux软件栈,推动watsonx平台和Granite模型在System z主机上的应用,覆盖信息技术现代化、数字化劳动力管理、人力资源改革、企业绩效管理、客户支持及供应链管理多方面。
特别是watsonx Orchestrate通过提供150多种预置AI代理,帮助客户自动化人力资源、销售、采购和IT运维等业务环节,极大提升客户效率和智能管理水平。当前尚未完全公开细节的是IBM在AI训练和推理技术上的成本投入情况,这部分数据对于衡量AI对公司整体盈利的贡献至关重要。然而从财报数据来看,尽管人工智能尚未成为拉动IBM总营收的主要动力,但其对利润的驱动作用极为显著。以2024年558亿美元的总营收对比35亿美元的AI节省规模,不难看出AI对利润率的巨大正面影响。若没有AI驱动的自动化和成本节约,IBM的利润水平无疑将大幅降低。具体到业务线层面,IBM基础设施硬件和操作系统收入增长13.6%,达到41.4亿美元,毛利润达25.5亿美元,毛利率高达61.5%,同比提升23.7%。
这其中,服务器和存储业务(即混合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21.5%,达28.5亿美元,显示硬件更新周期对营收贡献明显。与此同时,传统基础设施支持服务虽轻微下滑,但整体基础设施组税前利润同比飞跃47.6%,达到9.65亿美元。软件业务则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营收同比提升9.6%,达到73.9亿美元,毛利润增长10%至62亿美元,但税前利润水平保持平稳。旗下Red Hat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季度收入14%增长至近20亿美元,成为软件增长的核心动力。咨询业务方面,整合智能运营与战略技术的服务收入微幅上扬,分别达到19.7亿美元和33.4亿美元,反映客户对数字转型咨询服务的持续需求。融资业务规模虽小,但季度收入1.66亿美元,税前利润异常表现则可能与资产处置相关,尚无明确说明。
综合来看,IBM核心系统业务,包括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和操作系统,以及公司的融资业务形成了逼近77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同比增长9.2%,税前利润约为42.7亿美元。加上Red Hat带来的约13.9亿美元系统级业务收入,IBM整个系统生态接近90亿美元,且利润贡献占比接近半数,彰显业务健康稳健。Red Hat作为IBM的重要收购资产,显著激活了软硬件结合的生态系统,不仅推动业务业绩回升,也奠定企业级Linux和容器化平台的核心地位。展望生成式人工智能业务,IBM CEO Arvind Krishna透露,截至二季度末,AI相关账簿业务累计达到75亿美元。IBM并未具体拆分这部分收入中硬件、软件和咨询的贡献比例,同时未显示z16或Power10等系列硬件因AI需求明显拉动销量。尽管当前AI硬件销售占比尚小,但随着新一代z17及Power11服务器和“Spyre”AI加速器的推出,预计将逐步放大AI相关基础设施营收。
业界分析指出,随着IBM持续将AI功能原生集成到主机和Power系列处理器中,许多客户将倾向于利用本地硬件进行AI训练和推理,从而带动硬件收入有望实现倍增,尤其当IBM能够确保AI解决方案的易用性、集成度和成本优势时。这一战略如能成功,将极大提升IBM在高端企业市场的竞争力。总的来说,IBM利用AI驱动内部运营效率提升,显著节约运营成本,有效增强利润空间,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也为客户提供了可信样板,推动更多企业采用类似AI转型路径。虽然AI尚未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其对利润贡献的显著性不容忽视。未来,随着新一代硬件平台与一体化AI软件服务的逐步成熟,IBM有望将AI从利润驱动转变为增长引擎,带来业务结构的积极转型。IBM的案例表明,企业在引入先进AI技术时,不应仅着眼于短期营收提升,更应发挥AI在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中的深远潜力。
对广大传统IT企业和大规模工业客户而言,IBM的“Client Zero”实践和生成式AI平台的布局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彰显了AI产学研商业结合的现实价值。在数字化时代,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变量,IBM围绕AI内部部署和开放能力建设的双轨策略,展示了面向未来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路线。未来几年,随着AI技术进一步渗透企业继续深入,IBM基于Humane AI理念打造集软硬件优势一体的智能基础设施,其市场影响和业务模式演变值得业界持续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