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的衰退成为公共健康领域日益紧迫的问题。认知健康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社会整体的医疗负担。研究表明,认知衰退可能从成年早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速。有效延缓认知衰退的方法成为科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影响认知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认为至关重要。而近年来,宠物拥有作为一种潜在的积极生活方式因素,日益受到关注,其对晚年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长期跟踪大样本数据的分析,宠物拥有与认知功能之间复杂的联系逐渐显现,尤其是不同宠物种类对认知影响的差异性备受瞩目。 大量研究确认,拥有宠物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带来诸多益处。例如,宠物可以减少主人孤独感,提升情绪,促进身体活动和社交互动。尤其是狗与猫,这两类宠物不仅提供情感支持,还能够激励主人进行规律性的运动,如遛狗,从而增强身心健康。然而,将宠物拥有与认知功能关联的研究之前多集中在短期实验或动物辅助干预,缺乏大规模且长期的观察数据,使得对其具体影响的理解仍不够深入和系统。 近日,一项基于欧洲健康与退休调查(SHARE)数据,历时18年追踪分析了超过一万六千名50岁及以上成年人,深入探讨了宠物拥有与认知功能变化之间的联系。
该研究聚焦于宠物拥有对执行功能和情景记忆两大关键认知领域衰退趋势的影响,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年龄段和宠物类型的作用差异。结果显示,整体宠物拥有者在语言流利度这类执行功能方面基线水平较高,但在短期和延迟回忆测验中初始表现稍低。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所有群体认知水平均随着时间自然下降,宠物拥有者的认知功能衰退速度明显减缓,表明宠物拥有具有一定的认知保护作用。 深入分析还揭示了宠物种类对认知影响的显著差异。养狗和养猫的老年人在多项认知指标上的衰退速度均较无宠物者缓慢。养狗者在即时回忆和延迟回忆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或许与狗主人日常遛狗运动及相应带来的身体和社交活动增多有关。
猫主人在语言流畅性和延迟回忆方面的减缓认知衰退同样得到强烈支持,推测与猫复杂性格及与主人的互动带来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刺激有关。相较而言,养鸟和养鱼的老年人则未表现出认知衰退的明显减缓,这可能与宠物对主人的互动强度、情感投入程度及宠物寿命等因素有关。同时鸟类的噪声可能干扰睡眠,鱼类较短寿命限制了情感连接的深度,也可能影响其对认知的潜在益处发挥。 年龄段是否会调节宠物拥有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假设在研究中未获得支持。无论是50-62岁年轻组还是63岁及以上的年长组,宠物拥有对认知衰退速度的减缓作用均存在且相似。此发现与某些先前研究提出的晚年宠物拥有益处增强观点有所不同,提示宠物的认知支持效应可能跨不同的晚年阶段均有效。
该结果强化了推广宠物陪伴作为维持认知健康的长期策略的可行性。 关于宠物拥有提供认知保护的机制,研究提出几个可能的路径。首先,通过宠物带来的身体活动增加,特别是遛狗导致的日常运动,使得大脑血液循环和神经元可塑性维持在较好水平,减缓退行性变化。其次,宠物伴侣能有效缓解孤独感和抑郁症状,改善心理健康,这些因素与认知健康紧密相关。第三,宠物互动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如皮质醇,有利于减轻神经损伤和认知退化。此外,通过宠物促发的社交活动和情感交流,增强主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这对于构建认知储备也有重要意义。
宠物作为特殊的社会伴侣,还可能作为情感支持的替代,补足个体的社会关系不足,进而促进认知功能的维持。 研究同样指出,目前宠物拥有的认知益处大部分基于观测性数据,因而难以完全排除选择偏倚的影响。例如,宠物主人群体在健康行为、心理状态等方面本身可能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均可能影响认知表现和衰退速度。未来研究需要纳入更全面的生理和行为数据,结合实验设计,深入剖析宠物拥有的因果效应和潜在调节机制。此外,文化背景、城市与农村环境差异、宠物照料负担感等因素也需进一步考虑,以实现跨文化和人群的广泛推广。 宠物的养护成本、生活环境限制及老年人身体能力等问题,也是影响其实际认知益处发挥的重要因素。
政策层面可探讨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宠物相关福利支持,如经济补助、宠物保险、以及动物友好型养老设施建设,以降低养宠门槛,推广宠物作为认知健康促进工具的社会化。综合来看,宠物的陪伴作用跨越了单纯心理慰藉,更深入地影响着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成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宠物拥有特别是养狗和养猫对晚年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日益明确。这些差异化的宠物类型效应提示我们,在推动健康老龄化与认知健康保健时,不应简单地视宠物拥有为整体因素,而应根据不同宠物的独特属性及对主人生活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通过更好地理解宠物与认知的联系,社会各界可为老年人创造更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环境和条件,努力延长认知健康的黄金期。未来,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更好揭示人与宠物互动背后的生物心理机制,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认知健康促进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