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资产,吸引了全球投资者和科技爱好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在这片看似充满机遇的新市场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风险和争议。特别是在2025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涉足加密货币市场,推出了其个人品牌的“$TRUMP” memecoin(表情币)和稳定币,成为话题的焦点。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揭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投机本质,更暴露出政治与金融利益交织的复杂关系,甚至引发了业内外对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骗局——被称为“伟大骗局”的担忧。 特朗普早在首次执政期间就曾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称其为骗局。然而,进入2024年后,他迅速改变了立场,在其即将上任之际推出了以自己及夫人梅拉尼娅命名的加密货币。
这些表情币在业内被称作“shitcoins”,其特点是缺乏任何实质性的价值支持,仅依靠市场投机而存在。尽管特朗普的官方网站明确告知购买者这并非投资行为,而是为表达对其领导力的支持,但表面上的透明并未阻挡市场热潮的爆发。$TRUMP 和 $MELANIA表情币一度价值暴涨,随后暴跌,但在此过程中,特朗普通过交易手续费收获了丰厚利润。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虚拟货币不仅是普通投资的工具,还成了收取贿赂和政治回扣的渠道。据专家分析,购买$TRUMP表情币的钱包中大部分均为外国资金,其中不乏几位臭名昭著的外国寡头及其代理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企业家贾斯汀·孙曾斥资7500万美元大量购入$TRUMP币,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随后暂停了对他的欺诈调查。
事件反映出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漏洞和潜在的权钱交易。 与此同时,特朗普旗下的世界自由金融公司推出了名为USD1的稳定币。对于稳定币来说,其核心价值在于与美元等法定货币的挂钩,以保证价格的稳定性。然而,USD1稳定币也被用于各种暗箱操作。一家由阿联酋支持的公司宣布将购买价值20亿美元的USD1,用于收购全球著名数字货币交易平台Binance。此举无疑令特朗普再次从交易手续费中获利数百万美元。
根据《福布斯》的估计,特朗普在其总统任期前几个月,仅通过这些加密货币操作便赚取了约2.9亿美元。相比于他所炫耀的外国豪车和豪华私人飞机,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金融交易才是他权力交易的真正核心。 加密货币行业也深刻影响了美国政治。它成为2024年选举中的重要资金来源,排在埃隆·马斯克之后的第二大金主,直接资助了包括俄亥俄州参议员舍罗德·布朗和前加州众议员凯蒂·波特这样支持进步派的政敌,也助推了特朗普的胜利。加密货币巨头的政治投入,证明了资金如何掏空民主程序,扭曲选举结果。 政治腐败和加密货币的结合,为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破坏。
为了达到一种看似合规的“轻监管”状态,业界推动通过了名为GENIUS法案的加密货币监管法案。虽然法律名义上要求稳定币保持足够的储备并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具体条款却充斥着漏洞和灰色地带。储备资金可以是未经保险的货币市场基金、外国机构资产或其他“不透明”的储备形式。此外,该法案将监管权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中剥离,并未对监管强度做出实质限制,反而加深了监管空白。 诸如伊丽莎白·沃伦参议员就指出,这部法案比没有立法更糟糕,却依然在参议院以66比32的票数通过,包括所有共和党议员及16名民主党人参与支持。受此影响,公众对加密货币监管的信心陷入假象,“轻触式”的监管框架无疑将放纵市场做大泡沫。
特朗普政府还任命了多个加密货币行业相关人士进入关键监管岗位。获得“加密货币沙皇”称号的戴维·萨克斯获准“伦理豁免”,前政府伦理办公室负责人遭到解职,SEC新任负责人保罗·阿特金斯同样是加密货币领域的顾问。在行业内部被戏称为“加密货币妈妈”的SEC委员海斯特·皮尔斯带领下,针对加密货币的调查多被暂停或取消。司法部解散了国家加密货币执法小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也被马斯克旗下的DOGE项目严重削弱。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更是曾经领导着“USDT”背后的银行机构坎托·菲茨杰拉德,与多个犯罪团伙关系密切。从这些操作可以看出,监管机构的“破防”很大程度上配合了加密货币行业的利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具威胁的是,随着亚马逊、Meta、X(前称推特)等大型科技公司开始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包括养老基金、州政府、大学捐赠基金在内的传统投资机构都纷纷踩入这场游戏,寄望于政府监管能够保障其资产安全。然而,这种信任无疑是建立在不稳固基础上的。由于监管体系的松散,市场很容易成为价格操纵和大规模资金抽离的温床。 回顾科技泡沫及传统金融危机,曾经包括戴维·萨克斯本人等人在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中,有大量未被保险的存款遭遇风险,也曾极力呼吁美联储干预救市,结果美联储打破常规投入大量财政资源。这一先例显示,实际上业内人士自有其“保险网”,而普通投资者最终承担风险。 加密货币市场被形容为一场“最大规模的拉高出货骗局”,泡沫被炒作至极致后,价格势必崩盘。
一旦崩盘,政客和业界内部人士将借机敦促联邦储备干预,强制托底投资者,形成恶性循环。如今GENIUS法案和特朗普阵营的监管布局,似乎正预示着这场危机的提前铺垫。 从宏观视角审视,特朗普涉足加密货币不仅是个人牟利行为,更表现出权力如何渗透进新兴技术领域,用政治保护伞掩盖欺诈行为。作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重大的总统,特朗普通过金钱和政策操控,把加密货币塑造成政治工具,同时践踏了法律与监管的底线,令加密市场陷入无序与混乱。 面对这场金融领域的巨大阴谋,公众、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必须保持警惕。完善监管体系,强化法律执行,打击投机行为和腐败,是减少未来金融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必要举措。
更重要的是,在数字时代,政治生态和金融生态的健康同样关键,只有两者同频共振,才能维护市场公正,防止金融骗局重演。特朗普与加密货币的故事,已经成为警示世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