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也在持续演进。2025年Apple推出的macOS 26 Tahoe带来了诸多变化,尤其是在界面设计层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macOS Tahoe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其强制将所有应用程序图标转变为iOS风格的圆角方形设计,这被业内俗称为“squircles”(圆角方形)。这一设计趋势不仅影响了苹果自家应用,也同样对第三方开发者带来了显著冲击。macOS和iOS系统的界面设计理念逐渐趋同,其根本动因及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理解。为了更好地把握这次变革,我们需要从设计史、开发者生态、用户体验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首先,Apple传统上一直力求在macOS和iOS两个系统之间保持明显差异。早在2018年WWDC上,Apple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就公开回应“是否合并iOS和macOS”的疑问,态度明确否认二者合并。然而,随着时间推移,Apple在设计语言上的统一趋势日益明显,macOS Tahoe的推出正是这一趋同的最新体现。新版本系统下,无论是内置软件还是第三方应用,其图标都被系统强制嵌入iOS特有的圆角方形框架内。对于开发者而言,这一变化带来了沉重负担。许多独立开发者没有专业设计资源,若想避免应用图标被自动套上灰色圆角方形,必须支付额外费用委托设计师重新制作符合新规范的图标。
对于小团队及开源项目来说,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有时甚至难以承受,影响其产品形象和用户体验。例如某些长期停更的应用依旧被新系统强制套用圆角方形轮廓,而开发者本人对再设计图标并不抱有兴趣。即便是苹果自家的部分工具软件,如脚本编辑器和迁移助理,也在新系统中出现了视觉上的不协调,表明图标设计的统一并非单纯美学考虑,更具战略意义。从用户角度来看,应用图标视觉统一首先整体提升了界面现代感和整洁度,简化了操作体验。各式各样形态不一的应用图标在原本多样化桌面环境中变得更加和谐统一,带来了类似于iOS界面的连贯感。此外,新的图标设计风格极大地增强了macOS在触控板和触控屏设备上的适配性,为未来多平台生态铺平道路。
尽管如此,也不可忽视用户对某些熟悉图标个性化的依赖。强制圆角方形限制了开发者表达品牌风格的空间,某些经典图标因被“套壳”而失去辨识度,甚至引发不满。更有甚者,新设计的圆角图标有时在视觉细节处理上不够细腻,造成部分用户感觉体验下降。这一点尤为在长期macOS用户和创意专业人士中产生争议。技术层面上,macOS Tahoe似乎通过更新的Launch Services框架,将应用标识符(bundle identifier)作为关联图标的核心元素。这样,即便是老版本应用在新版系统中打开,也会被系统自动赋予新图标,进一步推动系统整体风格的统一,而不是单个应用开发者的主动选择。
背后的逻辑是Apple希望在维持兼容性的同时,逐步消除视觉差异,实现系统范式的彻底更新。这一策略无疑展示了Apple在系统设计上的宏观统筹能力和对生态整合的强烈意愿。对于未来趋势来说,macOS与iOS设计界限愈发模糊的现象将持续存在。随着苹果推出更多跨平台功能,比如通用应用架构(Universal App)和iPadOS对macOS元素的融合,应用图标圆角方形将成为视觉规范的共同承载体。设计语言的统一不仅能带来跨设备无缝体验,也丰富了开发可能性,有助于构建更为开放灵活的生态系统。此外,macOS Tahoe中新加入的图标及小部件样式设置,也呈现出明显的iOS风格,进一步说明两大系统界面设计的收敛与共享。
这不仅体现在图标上,整个系统的外观、操作体验乃至设置界面,都越来越多借鉴iOS的设计元素。开发者与用户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和适应工作。总的来看,macOS Tahoe实施的应用图标强制圆角方形政策,是苹果推动iOS与macOS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虽然在设计统一和用户体验层面带来了积极变化,使系统更加现代化、视觉整齐,但对于独立开发者及部分用户而言,这一转变也伴随着成本增加和个性化表达受限的挑战。Apple未来或许会通过更多工具和支持来减轻开发者负担,同时继续完善图标的细节与多样性,以实现系统统一与创新多样的平衡。面对新时代的Apple生态,我们期待更多创新设计与策略出台,既尊重开发者的创造力,也满足用户对美学和功能的双重期待。
在这场iOS与macOS的视觉融合之旅中,如何兼顾多方利益,将成为评判未来Apple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