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因美国贸易关税政策影响,遭遇高达15亿美元的重创,迫使其不得不下调全年销售及利润率预期。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大众汽车此次调整不仅反映了企业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做出的冷静反应,也揭示了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深远冲击。首先,大众汽车此次损失主要源于美国针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实施的高额关税。自去年起,美国政府对包括德国制造汽车在内的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然而此举显著提高了大众汽车的成本结构,直接侵蚀其利润空间。此次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众的运营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9%,不仅因关税影响,还包括企业为推动电动汽车转型而承担的重组成本。其次,这些关税不仅影响销售利润,还对大众汽车的整体战略布局提出了严峻挑战。
原本预计今年销量有望实现最高5%的增长,但在贸易壁垒加重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公司不得不将全年销售预期调整为与去年持平。此外,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由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重大变革。政府环保政策趋严,消费者需求转向绿色出行,大众汽车也在加快电动化布局,然而电动车型普遍利润率较低,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传统车型带来的盈利缺口。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大众汽车CEO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明确表示,公司必须加快成本削减步伐,将成本控制作为应对关税带来压力的核心策略。企业内部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严格控制运营开支等,以最大程度缓解关税负担。此外,大众及其竞争对手正在积极推动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期望降低现行的25%进口关税。
据悉,欧盟外交官提出将关税调降至15%的建议,旨在避免美国在8月1日可能实施的30%关税涨幅。类似于近期美日达成的贸易协议,这一举动为汽车制造商注入了一定信心,也为市场带来了积极预期。虽然财务主管阿尔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表示,若达成如日本般的15%关税协议,公司的运营利润率将回升至调整预期的中间水平,但他同时提醒,达成协议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缩小,若谈判拖延,业绩可能进一步承压。从投资者反应来看,大众公布业绩后股价短暂下跌,但随即有所回升,反映出市场对汽车制造业整体的谨慎乐观。大众旗下的豪华品牌奥迪和保时捷均被视为未来盈利增长的关键点,公司预计豪华车部门将在2026年实现利润恢复,缓解整体利润压力。国际局势和市场环境的多重变化对传统汽车制造巨头构成考验,同时也为其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提供了机会。
大众汽车不仅在欧洲深耕新能源和智能互联领域,还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希望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技术合作,抵御关税壁垒,实现业务多元化。通过强化研发投入与产品升级,大众致力于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总结来看,大众汽车在2025年面临的关税带来的重击,既是挑战也是转型的催化剂。企业须在全球贸易摩擦与环保趋势中找到平衡,提升成本管理效率,推动产品创新,加快新能源转型脚步。未来随着贸易壁垒的调整以及电动车需求的增长,大众若能有效应对短期冲击,将有望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来说,关注大众如何化解关税压力、优化运营战略、把握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将是理解全球汽车行业走向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