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复杂化,网络空间的冲突愈发激烈。尤其是围绕乌克兰局势,多个黑客组织对乌克兰及其盟友发起了大规模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极大地威胁了相关国家的网络安全。近日,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牵头的一场国际联合行动成功瓦解了一个名为NoName057(16)的亲俄黑客组织的核心服务器网络,并逮捕了多名涉案成员,标志着打击网络黑客犯罪取得了重要进展。NoName057(16)成立于2022年3月,恰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不久,作为一个以亲克里姆林宫为核心,政治动机浓厚的黑客组织迅速崛起。该组织通过Telegram平台召集数千名信徒,并通过一种名为DDoSia的特殊软件发动针对乌克兰及其盟友网站的DDoS攻击,旨在瘫痪关键网站,提高对抗效果。令人震惊的是,NoName057(16)采取类似游戏化策略,通过排行榜、徽章等元素激励成员参与攻击,借此营造一种“为俄罗斯而战”的虚拟荣耀感,尤其吸引了大量年轻黑客加入其行列。
此次由欧洲刑警组织主导的“东木行动”(Operation Eastwood)涵盖了包括捷克、法国、芬兰、德国、意大利、立陶宛、波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荷兰及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执法力量协作,获得了比利时、加拿大、爱沙尼亚、丹麦、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的支援。行动期间,超过100台服务器被查封,数十名嫌疑人在法国和西班牙遭逮捕,多达24个住所被搜索,且有6名俄罗斯国民被列入欧洲联盟通缉名单。通过详细调查,执法机构锁定了包括Andrey Muravyov(别名DaZBastaDraw)、Maxim Nikolaevich Lupin(s3rmax)、Olga Evstratova(oleyochek)、Mihail Evgeyevich Burlakov(Ddosator3000)与Andrej Stanislavovich Avrosimow(ponyaska)在内的核心成员。这些嫌疑人分别负责指挥攻击操作、优化攻击软件、管理非法服务器和实施网络破坏。尤其是Burlakov,被认为是组织中的关键角色,主导开发和优化攻击工具,并负责支付非法服务器租赁费用。Evstratova则主要负责攻击软件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Avrosimow则涉及多个网络破坏事件,累计影响至少83起。值得注意的是,NoName057(16)不仅仅依靠发动大规模DDoS攻击,还自主组建了由数百台服务器组成的庞大僵尸网络(Botnet),用以提升攻击强度,进一步加大对目标的影响力。近年来,该组织针对瑞典政府机构、银行网站及德国多家企业和机构进行了超过14次独立波次的攻击,意图破坏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网络安全专家指出,NoName057(16)及其他类似的俄罗斯黑客组织,例如Z-Pentest、Dark Engine和Sector 16,显示出对关键基础设施攻击的日益兴趣,已从传统的网站瘫痪和网页篡改,逐步升级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更具破坏性行动。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组织不仅在战术上有所协作,且共享情报和工具,联合协调攻击时间和目标,体现了俄方在网络空间的战略性布局。行动后,欧洲刑警组织已向超过1000名被认为参与网络攻击的支持者发出警告,强调网络犯罪的法律责任,警示他们停止通过自动化工具策划和参与破坏活动。
同时,多国警方也在持续追踪其他潜在涉案人员和组织,力图彻底摧毁该黑客网络的残余部分。此次打击行动不仅彰显了国际执法机构在应对跨国网络威胁方面的合作能力,也揭示了现代网络空间战斗的新变化:技术创新与心理战术相结合,通过游戏化机制和政治情绪驱动,培养出新一代黑客军团。这一趋势提醒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增强网络防护能力,同时加强对在线极端主义和虚拟激励机制的监管。未来,随着全球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打击此类政治驱动的网络犯罪活动仍需各方密切协作,形成有效的预警、响应和法律制裁机制,确保国家安全与网络空间秩序。总的来看,NoName057(16)事件为国际社会敲响警钟,表明网络空间不仅是技术博弈的平台,更是地缘政治冲突的延伸战场。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只有通过多国联合治理和技术创新,才能筑牢防护屏障,保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