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数字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桥梁,吸引了全球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关注。美国国会于2025年6月通过了备受瞩目的《GENIUS法案》(Global Effort to Bring Innovation, Utility, and Stability to Stablecoins Act),旨在为稳定币的发行与监管建立一套更加完善和透明的框架。然而,欧洲最大资产管理公司阿穆迪(Amundi)近日公开表达了对该法案潜在负面影响的担忧,指出GENIUS法案可能适得其反,削弱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并扰乱全球支付系统的稳定。阿穆迪首席投资官文森特·莫蒂耶(Vincent Morti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该法案的规定虽然表面上看似增强了美元稳定币的信任基础,要求所有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必须完全由等值或更高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但这背后却藏着诸多隐患。首先,完全抵押的要求虽然能够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但同时也可能向市场释放一种信号,即美元可能并非如外界普遍认知的那样坚挺。市场参与者可能会解读为美国财政状况或美元流动性存在潜在风险,从而引发对美元的担忧和避险情绪。
其次,莫蒂耶强调,随着稳定币发行公司被迫持有大量抵押资产,这些公司实际上将承担起类似“准银行”的角色。然而,这些机构的传统业务并非银行业务,缺乏银行监管体系中的风险防控机制,可能导致金融系统中风险传递和积累的复杂化,进而威胁到全球支付体系的稳定性。美元长期以来作为全球贸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源自其广泛的信任基础和强大的流动性支持。在此背景下,美元挂钩稳定币的快速发展理论上应当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但如果监管不当,则可能创造出美元以外的数字货币替代品,从而分散甚至削弱美元的市场份额。阿穆迪的观点引发了业内对GENIUS法案潜在副作用的广泛讨论。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7万亿美元,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
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表明,确定合理有效的监管框架至关重要,否则过犹不及的监管措施反而可能束缚创新,阻碍市场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稳定币也被视为关联现实世界资产(RWA,Real-World Assets)的重要载体。GENIUS法案的通过被认为有望推动RWAs及通证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房地产业、贸易融资甚至伊斯兰金融证券(如Sukuk)的数字化交易变得更加规范和高效。业界专家阿卜杜勒·拉菲·加迪特(Abdul Rafay Gadit)表示,该法案有助于降低数字美元在合规通证生态中的风险,加速现实资产的链上结算应用,这对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尤为关键。然而,稳定币快速扩张背后的潜在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根据DeFiLlama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2540亿美元,其中美元挂钩资产占据98%的绝对主导地位。
摩根大通分析师也预计,未来几年稳定币的供应量有望再度翻倍。激增的市场规模加剧了对稳定币稳定性和抵押资产质量的关注。一旦抵押资产价值波动或流动性不足,可能引发类似银行挤兑效应的连锁反应,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此外,将非银行机构推向“准银行”角色可能导致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复杂化跨境资金流动和反洗钱合规风险。稳定币作为连接现实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纽带,具有巨大潜力,可提高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金融普惠。然而,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监管与自由,是摆在全球监管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阿穆迪的警告凸显出,美国在制定稳定币政策时需谨慎行事,避免引发对美元信心的负面影响,并防止金融体系结构性风险的累积。同样,全球其他经济体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立法进展,并借鉴经验探讨适合本国国情的数字货币监管方案。随着以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和埃隆·马斯克领导的公司X均有意涉足稳定币发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GENIUS法案的实际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法律文本中,更将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显现,对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稳定币生态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监管、技术创新、市场参与者的自律以及跨部门的国际合作。总的来看,GENIUS法案在推动稳定币合法化和规范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潜在的复杂风险仍需得到充分重视。
如何发挥稳定币的积极作用,同时防范其可能引发的货币主权分散和金融系统脆弱,是摆在全球金融界的一道艰难课题。阿穆迪对GENIUS法案的警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提醒业界和监管层不能仅仅看到数字货币带来的便利和机遇,更需认真审视其中可能隐藏的系统性风险和战略挑战。未来,随着数字货币生态的不断演进,美元的全球领导地位或将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国际金融秩序也可能被重新定义。各方如何应对这一变革,将决定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持续关注美国GENIUS法案的发展动态及其引发的市场反响,对于理解数字货币和全球金融格局的未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