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起伏。疫情刚开始时,远程办公的普及带动了购房需求的剧增,使得房价飙升超过24%。来自旧金山湾区等高收入地区的科技人才将资金投向德克萨斯奥斯汀、科罗拉多丹佛等相对便宜的城市,而华尔街金融人士则青睐迈阿密和坦帕湾等地。这种跨地区资金流动加剧了局部地区的房市紧张。与此同时,新建住房的供应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加,专家估计新建住房要增加300%才能完全缓解疫情引发的买房风潮。住宅供应不足加上强烈的买房需求,造成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卖家享有极大的市场优势。
2021年底,买家和卖家的数量差距明显,潜在购房者达到230万人,而卖家仅有140万,供应严重短缺推动房价不断攀升。 进入2023年以后,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局连续加息,抵押贷款利率快速上升,购房成本增加显著。高利率使得许多潜在买家被迫观望,市场需求开始降温。数据显示,2025年春季本应是住房市场的旺季,现有房屋交易量却连续下滑,已经降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国家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报告指出,2025年4月份二手房销量较3月份小幅下跌0.5%,显示市场仍处于疲软状态。摩根大通分析师甚至预测,整体住房市场可能将在2025年持续低迷,几乎冻结。
然而,房地产经纪公司Redfin最近发布的报告为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根据Redfin的分析,当前卖家数量相较买家大幅增加,差距近50万户,是自2013年以来最大的不平衡。这意味着买方市场的势力逐渐增强,购房者拥有更多谈判空间,可以在价格和交易条件上争取更大的利益。这种供过于求的局面有助于缓解过去几年房价飞涨所带来的压力,也让购房者的观望态度有所转变,更倾向于进入市场。 购房者在面对持续高企的利率和房价时,压力依然不小。大多数人感受到的是“高价房+高利率”的双重打击,这使得买房变得苦不堪言。
即便如此,随着市场供应增加、卖家数量攀升,房源选择面逐渐扩大,购房者的议价能力得以提升。与以往抢房大战中的买方劣势相比,如今买家手中的筹码明显增多。市场的这一转变同样也促使一些房主调整心态,愿意以更合理的价格出售房屋,以免长时间滞销。 从经济层面看,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既是供需关系的自然反应,也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高通胀催生了联储加息,而加息则直接推高抵押贷款利率,影响购房负担能力。消费信心的波动、住房贷款审批标准的收紧,都让市场变得更加复杂。
专家普遍认为,市场正在从非理性火爆逐渐恢复理性,未来房价上涨的动力会减弱乃至趋于稳定。随着更多新建住房的入市,供应紧张状况有望缓解,这对遏制房价泡沫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部分城市仍然面临供不应求的问题,但整体来看,市场的高温状态正在逐步冷却。购房者逐渐从被动等待转为积极出击,对房屋价格和交易条件提出更合理的期望。房地产中介和开发商也不得不适应市场变化,提供更多优惠和灵活方案以吸引买家。此外,政策层面或将出台更多支持住房供应和购房贷款的措施,助力改善市场生态。
总的来说,尽管美国住房市场的调整过程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压力的减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对于购房者而言,正是寻找“买入良机”的时刻。卖家也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合理定价,积极促成交易。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明朗以及供需矛盾的缓和,住房市场或将迎来一个更加平衡和健康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行业内外的各方力量共同作用,促使这轮住房泡沫逐渐散去,为普通民众实现购房梦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