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氯氧化物(常被误称为“奇迹矿物溶液”)作为一种被宣称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毒漂白剂,在网络社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科学界和卫生机构早已明确警告其危险性,但这一治疗手法依然拥有大量坚定的支持者。2025年,美国卫生部长罗伯特·肯尼迪 Jr.在其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提及了氯氧化物,此举极大地激励了支持氯氧化物的在线社区,他们期待这位政治人物能推动漂白剂得到正式认可和推广。支持者们认为,氯氧化物或许有着被传统医学忽视的潜力,他们希望借助权威力量彻底改变这一治疗方案的命运。从网络群组的活动激增,到线下会议的举办,氯氧化物倡导者正积极联络政治人物,努力为该有争议的治疗方案打开一条合法之路。 氯氧化物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就被宣传为“万能治疗剂”,据称能治愈从疟疾、癌症、艾滋病到自闭症、甚至新冠病症等众多疾病。
然而,科学证据完全不支持这些说法,反而显示其有严重的健康风险和潜在的致命副作用。尽管如此,氯氧化物的支持者群体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活跃,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信息,分享“治疗体会”,并开设线上课程和咨询服务,尝试扩大影响力。 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罗伯特·肯尼迪 Jr.,作为反疫苗阴谋论的著名支持者,其对氯氧化物的态度更是令这一问题更加复杂。虽然他未明确推广氯氧化物作为治疗方式,却在听证会上称赞了当时政府对各种治疗方案持开放态度,将氯氧化物作为示例提及,引发了支持者的极大热情和期待。其幕后的联系网络也逐步浮出水面。例如,知名推广伊维菌素的医生皮埃尔·科里透露,曾与肯尼迪就氯氧化物治疗展开交流。
科里在社交媒体和播客中多次讨论氯氧化物,进而推动其话题热度。 在线上,氯氧化物支持群组人数激增,活跃度明显提升,尤其是在Telegram和Facebook等平台。相关频道不仅分享使用经验,还售卖自称含有氯氧化物的鼻腔喷雾等产品。这些群组里的用户大多对主流医疗体系持怀疑态度,认为氯氧化物是被忽视的“秘密疗法”。与此同时,反对者和医疗专家持续发出警告,称氯氧化物摄入后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包括恶心、呕吐、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漂白剂社区的支持者还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参加由前总统特朗普支持者举办的“真相探索者”大会。
大会汇聚了多位氯氧化物倡导者及相关人物,他们在会上分享科学以外的信念,并组织网络宣传。包括因销售氯氧化物被判入狱的马克·格伦诺在内的激进分子也重新活跃。他们不仅继续推广氯氧化物,还尝试通过社交群组掌控信息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另有部分推广者,如凯瑞·里维拉和安德烈亚斯·卡尔克尔,也因涉及儿童病例而备受争议,显示该社区与极端行为存在密切关联。 支持者们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9年发布的关于氯氧化物危险性的警告文件阻碍了其合法化进程。近期,该警告文件悄然从官网主页面除去,引发氯氧化物倡导群体的庆祝和期待。
他们将此视为朝向官方认可的一大胜利,呼吁联邦政府甚至国会设立专项讨论,推动对氯氧化物的深入研究。部分人士还提议设立“让美国健康再次伟大”圆桌会,尝试打破传统医学的限制,促进对包括氯氧化物在内的替代疗法的合法化和制度化管理。 尽管这些现象反映出漂白剂社区的信念和动力,但从公共卫生视角看,氯氧化物的风险依旧是不可忽视的。众多独立研究和卫生机构均指出,摄入氯氧化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毒害,且无任何科学依据支持其医疗效果。多年来,相关执法部门对非法销售氯氧化物者进行了打击,并多次公布病例细节以警示公众。然而,由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殊性和部分政治人物的模糊态度,危险的错误观念仍在部分群体中扩散。
支持与反对的冲突也表现出社会对科学权威和信息真伪的焦虑。氯氧化物事件不仅是医疗安全问题,更关乎信任、政策制定和网络时代信息治理的挑战。政治人物的言论往往会被放大并引导公众认知,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罗伯特·肯尼迪 Jr.作为公众人物,在氯氧化物话题上的模糊立场,让这一治疗方案的支持者士气大增,也令公共卫生领域感到忧虑和紧张。 从国际角度观察,氯氧化物争议在全球范围均有体现。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氯氧化物作为治疗药物的事件重复出现,部分涉及儿童和严重医疗事故,引起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跨境信息流动使得监管更为复杂,网络平台的责任问题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关注焦点。 未来,氯氧化物的命运仍充满不确定性。随着网络社区的扩张和政治人物的介入,这种有害漂白剂的推广可能继续引发医疗安全事故和社会分裂。而科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需强化对公众的医疗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利用法律和技术手段遏制错误医疗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社会应加强对科学研究和替代疗法的理性讨论,确保既能保护公众健康,又不排斥科学探索和医疗创新。 综上所述,氯氧化物及其支持群体与罗伯特·肯尼迪 Jr.的互动揭示了在当今信息环境下,科学真相与公众信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医疗政策在政治和社会影响下的摇摆与挑战。
对此,公众需保持警惕,依赖权威渠道获取科学健康信息,而政府和相关机构亦必须承担起教育和监管责任,防止危险疗法对社会造成更大伤害。漂白剂社区的梦想能否实现,尚需时间和更多事实检验,而公众健康的安全防线永远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