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于2025年5月21日逝世,享年96岁。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位罕见且极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者谢幕。麦金太尔不仅是哲学领域内的一位巨匠,更是将思考与生活完美统一的典范。他的一生贯穿着复杂的转变——从最初的马克思主义者,到实践分析哲学家,最终成为一位坚定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与天主教徒,其思想历程反映出高度的开放性与求真精神。麦金太尔拒绝了现代哲学中盛行的以笛卡尔为起点的主体观,批判了将理性与知识优先置于哲学核心的倾向,也未曾认同二十世纪语言分析哲学对哲学路径的界定。相反,他的哲学思想更贴近古典希腊哲学的实质性和整体性,仿佛从普鲁塔克或戴奥根尼·拉尔修斯的著作中走出,带有一种古朴而深邃的哲学韵味。
麦金太尔极其注重传统的力量,强调“品格、实践和传统”的伦理三元结构,这一结构为现代伦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替代模式,摆脱了自由主义个体主义对孤立主体及其偏好规则的过度强调。在他的视野中,个体并非哲学、道德和政治体系的核心,社会整体及其历史共同体才是构筑人类存在意义的根基。麦金太尔坚持认为,离开社会组织、政治机构和集体实践,个体将沦为空壳,这种观点体现了他深厚的社会政治洞察力。除了哲学理论层面,麦金太尔对叙事与文学在理解人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有着独到见解。他强调,人类是“讲故事的动物”,人生的发展和个人的道德塑造需通过连贯的故事来理解,叙事不仅仅是理性论证的辅助,而是构成我们身份和行为的根本元素。因此,他欣赏以荷马、塞万提斯和托尔斯泰为代表的叙事文学传统,特别是19世纪小说的叙事结构,这种文学形式因其对情节和人物深刻的展现而被他视为洞悉人性不可或缺的范式。
麦金太尔的伦理观点强调品格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建立在自然目的论的基础上,试图恢复一种整体并且具备历史连贯性的道德观。然而,他本人对于当代社会的伦理和政治状况持悲观态度,认为现代社会正处于一种“新黑暗时代”,传统的道德基础已经瓦解。麦金太尔警告说,当今社会缺乏共同的道德语言和实践,现代资本主义及其政治结构已经陷入严重的腐败和失效,公民的政治参与成为一种形式而非实质,并呼吁对这种虚假的“二选一”政治格局进行抵制和反思。他在2004年甚至公开呼吁美国公民不参与总统选举,因为两位候选人均无法代表真正的政治选择。这种立场反映了他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怀疑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的政体理念形成鲜明对比。麦金太尔对分析哲学持严格批评态度,认为其过于碎片化和机械化,使得伦理学的研究像拼凑一个被撕碎的拼图,既缺乏整体性也缺少深度。
与此相反,他推崇一种融合历史、文学和宗教视角的哲学传统,认为哲学应当回应人类文化的复杂性,而不是局限于语言逻辑分析的狭隘范畴。尽管麦金太尔最终确立了基于天主教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伦理学,但他的学术旅程表现出极大的开放和真诚,他不断反思和修正自身的理论,而非固守教条。麦金太尔的生命历程也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学术责任心,他能够坦诚地阐明转变背后的理由,呈现一种连贯且理性的知识发展轨迹。对于许多哲学家尤其是现在的分析哲学主流而言,麦金太尔的思想似乎显得落伍甚至异端,这在他生前的学术环境中造成了不小的隔阂。然而,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他的理论成果已被证明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与思想价值。他的《伦理史》被誉为同类著作中的顶峰,其对伦理学、宗教、文学和现代社会的深刻洞见,使得他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麦金太尔不仅仅是学者,更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和思想传播者,他的课堂魅力和智慧使他成为众多学生心中的楷模。面对当今世界的伦理和政治危机,麦金太尔的反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他对社会碎片化、传统丧失和道德缺失的批判,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善良的生活方式,如何在现代复杂社会中寻找凝聚力。他强调传统虽极其重要,但也应该警惕其潜在的毒性,正如文化中无可避免地包含野蛮元素一样,任何未加批判的传统都可能滋长问题。在麦金太尔晚年的演讲中,他对于商业伦理的看法尤为尖锐,他断言西方商业机构本质腐败,向其中简单添加道德课程无济于事。这样的观点显示他并非盲目乐观者,而是一位深刻现实主义者,他看透现代经济制度中的种种矛盾与问题。
此外,麦金太尔的思想中还蕴含着宗教的深层次影响,尤其是天主教的希望观念,他区分世俗的希望与神学上的信仰希望,在面对人类苦难和社会黑暗时,他倡导的是对神圣救赎的信任,而非单纯的政治乐观。这一层面为他的哲学提供了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和根基。总结来看,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是将哲学传统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的思想家,他拒绝将哲学简化为抽象的理论游戏,而是视之为深入人类生活的实践活动。他在现代伦理学领域提出的“故事性人类”观点和美德伦理学,为当今社会关于如何建设共同体和实现道德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在全球面对社会分裂、价值失范和政治极化的今天,麦金太尔的哲学遗产提醒我们重视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努力重建一种能够赋予生活意义的共识。他的去世不仅是哲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全人类文化的一个里程碑,激励着未来的学者和思想家继续探寻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