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量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标志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迎来了新的高速增长阶段。据数据分析平台DefiLlama统计,7月份的现货交易额达到约5140亿美元,尽管略低于1月份568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但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活力。与此同时,永续合约的月度交易量则实现了33.6%的增长,创下4870亿美元的新纪录,其中Hyperliquid的表现尤为突出,引领了永续合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兴起和交易量激增,彰显了用户对去中心化金融的广泛认可和信任。传统中心化交易所面临合规压力、监管限制和安全隐患,加速推动用户向DEX生态迁移。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透明度高、无需托管资产、且支持跨链操作,使其成为数字资产交易的理想选择。
交易量突破1万亿美元充分体现了这一市场转变的深远影响。 在各区块链生态中,BNB链(原币安智能链)继续保持领跑地位,7月现货交易量达到1963亿美元,占整个DEX市场38.2%的份额,已连续三个月领跑。BNB链上的PancakeSwap是该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贡献了1882亿美元的现货交易量,远超其他顶级DEX总和。PancakeSwap通过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和扩展服务种类,强化了其市场主导地位。 紧随其后的是以太坊网络,现货交易量约为860亿美元,较6月增长了近50%。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的先行者,拥有最丰富的DeFi生态系统,涵盖Uniswap、Sushiswap等主流DEX。
Uniswap继续占据第二大DEX交易平台的位置,7月交易额达964亿美元,充分吸引了大量用户和流动性。 作为快速发展的竞争者,Solana在7月现货交易量尽管增长36.6%,达到851亿美元,但已从第二位置滑落至第三。Solana以其高性能、高吞吐量和低手续费著称,旗下Raydium、Meteora、Orca等DEX贡献了总计约717亿美元的交易量。 除了以上三大区块链,Base和Arbitrum两条Layer-2解决方案也表现亮眼。Base在7月现货交易量上升至416亿美元,突破了40亿美元大关,显示出Layer-2技术在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费用方面的显著优势。Arbitrum同样保持稳健增长,交易量达到192亿美元,尽管增幅仅7.4%,但依然牢牢占据第五位置。
永续合约市场方面,Hyperliquid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7月份永续合约交易量增长48.3%,高达3234亿美元,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牢牢占据该市场64.3%的份额。Hyperliquid作为专注于永续合约交易的高性能Layer-1区块链,凭借低延迟和高吞吐量优势,吸引大量衍生品交易者涌入。 以太坊虽然是第二大永续合约交易链,7月交易量约487亿美元,但相比Hyperliquid差距明显。然而,以太坊永续交易量比6月增长近56%,表明其衍生品生态依旧强大且持续扩张。Solana、BNB链和Arbitrum则位列第三至第五,分别贡献372亿美元、216亿美元和190亿美元的永续交易额。 去中心化交易所整体活跃度上升,有多重因素推动。
首先,加密市场波动性增加带动交易需求,尤其是衍生品合约交易成为投资者对冲风险、获取杠杆收益的重要工具。其次,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创新提升了交易速度和用户体验,降低了交易成本,促使更多用户和机构参与其中。再者,监管边界逐渐清晰,合规性平台的出现增强了市场信心。 从用户结构看,散户和机构的兴趣同步增长。越来越多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和交易机构开始借助DEX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衍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为永续合约和期权等复杂金融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空间。
未来,去中心化交易所将进一步深化跨链互操作性,解决链间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多链并行发展和Layer-2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交易执行更加高效且成本更低。随着保障用户资产安全的技术不断强化,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有望吸引更多传统金融玩家入场,推动整个区块链金融生态走向成熟。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DEX市场增长迅速,依然面临挑战。包括流动性对抗、高滑点、合约安全风险等问题仍需技术创新和完善的治理机制来解决。此外,用户教育和体验改善将是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关键。
总结来看,2025年7月DEX交易量首次破万亿美元,不仅展现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增长潜力,也反映了市场对透明、安全、高效交易体系的强烈需求。Hyperliquid作为永续合约市场的领军者,证明了创新区块链在满足高频衍生品交易中的重要地位。未来,随着技术推进和政策环境优化,DEX生态将迎来更广泛的用户基础和更深度的金融创新,推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迈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