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税务与合规

无交互无设置下的有效零知识证明:打破传统密码学的界限

加密税务与合规
Effectively Zero-Knowledge Proofs for NP with No Interaction, No Setup

零知识证明作为密码学中的重要工具,其应用极为广泛,能够在不泄露具体信息的情况下验证陈述的真实性。近期研究突破了传统零知识证明的限制,实现了对NP问题的无交互、无预设环境且完美健全性的有效零知识证明。这一创新推动了密码学的发展,重塑了安全协议的设计理念。

零知识证明作为现代密码学的基石,允许一方(证明者)向另一方(验证者)证明某一陈述的真实性,而无需透露任何除真实性之外的额外信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知识证明便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身份验证、区块链、安全多方计算等领域。然而,传统零知识证明在实现过程中,通常需要交互过程或预先设定的可信环境,且在保证完美健全性方面受到理论上的限制。近期由Rahul Ilango发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实现了对NP问题的零知识证明,不仅无需交互和预设环境,还保持了完美健全性,开创了密码学的一片新天地。 零知识证明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在不透露具体证据或秘密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命题正确。经典的零知识证明定义中,必须存在一个模拟器能够模拟证明过程,使得验证者无法区分是真实证明还是模拟证明。

这种模拟性质保证了证明的零知识特性,也即不会泄露额外信息。然而,Goldreich和Oren在1994年的经典结果证明,实现零知识证明的同时兼顾无交互和完美健全性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传统零知识证明需要在交互性、健全性和零知识性之间做出权衡。 Ilango的研究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零知识定义,称为“有效零知识”,其中的关键创新在于不再要求模拟器的实际存在,而是只要求无法证明不存在模拟器。这种定义基于逻辑上的不可判定性,利用数学基础理论的复杂性所在。通过这种策略,他带来了一个革命性的结论:针对所有可反驳的安全性质,可以实现无交互、无可信设置、并且完美健全的零知识证明。

这一突破背后的理论基石之一,是对非交互见证不可区分证明的深入研究。非交互见证不可区分证明(NIWI)是一类能够保证见证信息在外部看来不可被区分的证明系统,且无需双方交互。NIWI在密码学中是基于若干标准假设能够实现的,成为构建这一新型零知识证明的关键工具之一。同时,研究还依赖于一个来自证明复杂性领域的经典猜想——Krajícek和Pudlak于1989年提出的“无最优证明系统”猜想。这个猜想是Hilbert第二问题不可解的有限对应形式,深刻影响数学逻辑与计算复杂性理论。该猜想的应用将传统算法复杂性的研究与零知识证明安全性相结合,开辟出新的研究视角。

Ilango的模型利用上述假设,设计出一个证明者与验证者间的系统。其核心思想是构建一种逻辑不可判定性的独特情况,使得不存在模拟器的事实在强大的数学公理体系(如ZFC公理)内是不可证明也不可否定的。换言之,模拟器的存在与否成为一个独立命题,从而满足“无法证明不存在模拟器”的要求,实现了有效零知识。在这种框架下,零知识证明不再依赖传统模拟器的构造,但依然确保了安全性质和完美健全性,为密码学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上,这一理论突破意味着多种传统应用可以摆脱交互的束缚。例如,在身份验证或区块链智能合约中,不再需要双方多轮通信或预设的可信参数生成阶段,极大简化了协议设计与部署。

同时,完美健全性保证任何伪造错误陈述的证明都是不存在的,提升了整体系统的安全性。虽有少许折中,即安全性质转为“游戏基础”而非“模拟基础”,但这对于大多数实际应用来说是完全可接受的权衡。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密码学领域引发巨大反响,也为实际安全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引导我们重新审视零知识证明的定义和边界,促使研究者探索更多基于逻辑不可判定性的新型安全模型。同时,它也激励着密码学界加强基础假设的联合应用,并推动复杂性理论与密码技术的深度融合。 未来,随着相关假设的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我们有望看到基于有效零知识的新一代安全系统广泛落地,特别是在区块链隐私保护、数据共享安全、身份认证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与此同时,开放的挑战仍然存在,包括严密的安全分析、更高效的实例构造和实际部署问题。跨领域合作将是推动这项技术走向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关键。 总而言之,无交互无设置的有效零知识证明为密码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突破了长期以来认为无法实现的零知识证明模式限制,为未来安全系统设计开辟了崭新路径。这不仅是基础理论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各类安全协议简化、优化和增强可信度的重要助力。伴随着这一突破,我们正迎来密码学发展的新时代,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简洁的数字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The Spanish Government wants Huawei to monitor for system wiretaps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3分31秒 华为获西班牙政府监控授权电信监听系统合同,引发安全与合作新篇章

西班牙政府选择华为管理司法批准的电话监听数据存储项目,成为国际安全与科技合作热点。华为的存储方案采用高性能OceanStor系列服务器,在保障合规的同时,引发国内外关于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广泛讨论。

Unmoved mover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4分38秒 探寻不动的推动者: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首因解析

深入探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不动推动者概念,揭示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神学和哲学的深远影响,解析不动推动者的本质、职能与现代意义。

Ask HN: Stylography, AI and an impending privacy nightmare?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5分31秒 钢笔书写、人工智能与隐私危机的前景探析

深入探讨钢笔书写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交织在一起,揭示其中潜在的隐私风险及其带来的社会挑战。

ChatGPT made up a product feature out of thin air, so this company created it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7分03秒 ChatGPT虚构功能引发创新,Soundslice将虚拟需求变为现实

当人工智能模型虚构产品功能时,企业如何应对并转危为机?本文深入探讨了音乐制谱平台Soundslice因ChatGPT错误引导用户产生的需求,如何将不存在的功能快速开发上线,实现技术与用户需求的巧妙融合。

ValiDrive: Quickly spot-check USB mass storage drive for fraudulent capacity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7分49秒 ValiDrive:快速检测USB存储设备容量造假的利器

随着USB存储设备的广泛应用,容量造假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数据丢失和使用体验受损。ValiDrive作为一款专业检测工具,帮助用户快速鉴别虚假容量的USB驱动器,保障数据安全和存储真实性。本文深入解析ValiDrive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打击容量造假中的重要作用。

Microlasers Made from Edible Substances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8分48秒 可食用物质制成的微型激光器:开启生物激光新时代

探讨利用可食用物质制备微型激光器的前沿技术,解析其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及环保领域的潜在应用与发展前景。

Early Bitcoiner Adam Back Nears $3.5B BTC Deal With Brandon Lutnick-Led Cantor SPAC: FT
2025年10月23号 13点29分48秒 比特币先驱Adam Back即将完成35亿美元BTC交易,Cantor SPAC持续布局加密资产

知名比特币早期支持者及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正与Cantor Fitzgerald旗下SPAC——Cantor Equity Partners 1接近达成一项35亿美元的比特币交易协议,此次合作预计将重塑加密资产在公开市场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