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众议员托马斯·马西公开警告,若特朗普总统推动的“美丽大法案”获得通过,美国的信用评级有可能从现有水平下调至BBB级别,而这一评级通常被视为财务状况出现压力的信号。此次警告引发了对美国财政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特朗普所提倡的这项法案,是一项涵盖税收和支出领域的综合性立法,内容涉及税收减免和医疗补助等多方面措施。该法案计划对社会保障收入和小费收入实施减税,同时对医疗补助项目设置限制,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但其具体政策设计却未能满足部分保守派议员关于赤字削减和非法移民福利改革的核心要求。该法案的实施将导致未来十年内联邦债务显著增加。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基于现行政策的预测显示,法案通过后,联邦赤字将在未来十年累计增加大约3.8万亿美元。
债务激增引发了市场对美国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因此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于2025年5月中旬罕见地将美国债务评级从最高水平下调至Aa1,原因主要是美国财政赤字攀升和政府未能有效削减开支。此次评级调整对美国经济及普通民众的影响则不容小觑。根据科罗拉多大学里德商学院金融教授娜塔莉·莫延的分析,信用评级下调意味着借贷风险上升,投资者将要求更高的利息回报作为风险补偿,这将推动贷款、抵押贷款以及信用卡的利率上扬,进而增加家庭日常生活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政府自身的借贷成本也将同步提升,导致债务利息支付增加。这些额外开支或将迫使政府在未来通过加税或削减公共支出来应对财政压力,公共服务和福利项目可能面临缩减,进而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金融服务公司Blanchard and Company首席执行官大卫·比姆指出,信用评级下调会使美国在国际借贷市场上的信誉受损,投资者将视美国为风险更大的借款方,要求更高利率以平衡潜在风险,这反过来加剧了美国财政状况的恶化。
经济层面来看,利率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增加,消费和投资均可能因此受抑。此外,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面临压力,购买住宅和企业扩张面临更大困难,经济活力受到削弱。社会层面上,利率上涨和财政紧缩可能引发税负增加和公共服务减少的双重冲击,加剧贫富差距,影响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补助限制和福利改革的争议亦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公众对政府财政政策的不满情绪日益加深。历史经验显示,信用评级的下调难以迅速逆转,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加大政府调整财政政策的难度。为避免上述种种负面后果,部分政界人士和财政专家呼吁对“美丽大法案”进行重新评估,增强财政纪律,采取更为务实的预算管理方案。
通过合理削减开支和优化税收结构,才有可能稳住美国的信用评级,控制债务规模,减轻普通民众的负担。普通美国民众应关注美国国债及财政政策的走向,因为这些看似宏观的经济指标最终将反映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从房贷利率的波动,到税负变化,甚至于公共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可得性,都与国家的信用状况息息相关。提升金融素养,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将有助于抵御经济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总的来看,特朗普推行的“美丽大法案”所引发的信用评级下降警告,是美国财政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的具体体现。当前财政政策的选择将在未来十年深刻影响经济稳定性和社会公平。
如何在刺激经济增长与控制财政赤字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并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