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搜索引擎技术也迎来了创新与变革的黄金时代。Elasticsearch作为基于Lucene的开源搜索引擎,以其强大的全文搜索能力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广受欢迎。而Vespa则凭借其独特的架构设计和实时搜索能力,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近期,围绕Vespa与Elasticsearch的性能对比,社区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多项基准测试。本文将结合专业视角,深度分析两者在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助力读者深入理解这两款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与挑战。在探讨两者的比较之前,有必要理解它们底层核心——Lucene。
Elasticsearch基于Lucene开发,继承了Lucene的一些核心设计理念,例如写入时采用的定向写入(write-once)机制,这意味着文件一旦写入,无法就地更新。相反,Vespa则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它支持对索引文件的就地修改,这在搜索系统设计上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实时性。这种设计差异直接影响了两者在写入和更新性能上的表现。Elasticsearch需要通过刷新segment(段)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并在后台合并这些segments以控制数量,然而这一过程伴随着不小的性能开销。尤其在需要频繁实时更新的场景下,这种刷新和合并带来的延迟不可忽视。同时,矢量检索(vector search)中的合并过程相对缓慢,加剧了延迟问题。
而Vespa则利用其支持就地修改文件的优势,无需频繁刷新和合并,能够更快地发布更新,表现出更优的实时写入性能。然而,在追加写入(append-only)工作负载下,Elasticsearch展现出更好的吞吐能力。这主要归因于其写入操作能够充分地批处理,降低了磁盘写入次数,提高了索引构建效率。此举使得对于日志存储、历史数据累积等场景,Elasticsearch表现得尤为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基准测试中对于全文重新索引(full reindexing)的方法有争议。通常,更高效的策略是在新的索引中完成全部数据索引工作,之后切换搜索别名指向新索引,最后安全地删除旧索引。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索引构建速度和系统可用性。而基准中似乎采用了就地重新索引的方式,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尽理想。在查询性能方面,现代搜索应用强调的不仅是搜索速度,更注重搜索的精准性和灵活性。实际使用时,关键词筛选、分类过滤等条件极为常见,因此基准测试关注了过滤性能的表现,这是目前许多性能测试的盲区。Vespa和Elasticsearch在过滤查询的响应速度上表现差异较大,显示出Vespa在处理过滤请求时的优势。此外,多字段查询同样是性能指标的一环。
基准中Elasticsearch采用了取最大相似度评分的multi_match查询,这种做法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影响搜索结果的鲁棒性。相较而言,采用BM25F模型的combined_fields查询可能提供更稳定的相关性评估,但该特性在Elasticsearch文档中未被广泛推广。未来基准的优化或许会纳入BM25F,提升对多字段语义搜索的支持。语义搜索中,向量表示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基准评价中没有使用RRF(Reciprocal Rank Fusion)技术,主要因该特性在Elasticsearch中仍处于实验阶段。RRF能够将词汇级别的搜索结果与向量搜索结果高效融合,提高搜索效果和性能。
预计未来的测试将涵盖此技术,进一步推动Elasticsearch的性能提升。值得关注的是,Vespa在单客户端、强制合并的无过滤条件语义搜索测试中表现出约两倍于Elasticsearch的速度优势。考虑到二者都使用HNSW(Hierarchical Navigable Small World)图结构进行向量索引,且构造参数相似,这一差距引发了专业人士的疑问,是Lucene尚未针对该场景做足优化,还是Vespa在实现上存在独到之处?从技术演进角度看,Elasticsearch和Lucene都在不断提升性能与功能。例如,更快的segment合并算法、更先进的查询优化手段以及更智能的文档值(doc-value)更新机制,这些进步都可能逐步缩小与Vespa间的性能鸿沟。尤其是在“边索引边搜索”场景下,降低刷新延迟、引入按需合并等技术,将带来更流畅的用户体验。Lucene体系的一大优势在于其不可变的segment设计,这使得基于文件复制的分布式扩展成为可能。
通过将segments复制到多个节点,系统能够实现高效负载均衡和弹性扩展。亚马逊、Yelp、OpenSearch等知名企业和项目均在利用这一特性构建大规模、可扩展的搜索平台。相较而言,Vespa依赖实时更新优化体验,但在大规模弹性扩展方面面临不同挑战。总结来看,Vespa与Elasticsearch各具特色,适用场景有所不同。Vespa凭借就地文件修改和快速实时搜索优势,适合对数据时效性要求极高的业务场景。Elasticsearch则以其成熟的生态、强大的查询表达能力和高效的批量写入,成为许多传统和新兴应用的首选。
未来,这两大搜索引擎在性能和功能上将持续竞争与合作,推动搜索技术迈向更高水平。用户和开发者应结合自身业务需求与技术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搜索方案,才能最大化搜索服务的价值和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