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成千上万的尼泊尔学生都会参加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学教育考试(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SEE),这是一场不仅关系到学业成绩,更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发展轨迹的关键考试。学生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这场考试,期待踏出学业之路的新一步,追求更高的学术和职业目标。然而,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和第一代学生而言,SEE考试往往成为他们教育生涯的终点,而非新的起点。 2024-25学年,即尼泊尔官方称为2081 BS年度,预计将有超过52.2万学生参加SEE考试,其中包括46.8万名常规学生,另外还有5万名2023-24学年成绩未达标的补考学生,以及约4000名此前学年未通过的学生。这一考生人数较前一年(2080 BS,约464,785人)显著增加,显示出学生群体继续扩大。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2023-24学年中,参与考试的46.5万学生中,有超过24.2万人未能通过考试或成绩未被评分,失败率接近52%。
更令人震惊的是,女性考生的通过率仅为44.59%,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女生未能顺利通过。这种状况揭示了教育体系内部极为明显的性别差异问题,女性学生所面临的困难远大于男性。 部分专家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指出,尼泊尔10年级即高中阶段的辍学率高达32%,女学生的辍学现象尤为严重。成为中学教育关键门槛的SEE不只是一次学术考试,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机会、社会流动性乃至自身身份认同。考试通过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去往更高学府,开拓职业路径。而未通过的学生往往选择辍学,失去继续求学的可能性,尤其是女生更易陷入早婚、经济依赖和社会边缘化的困境。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至14岁年龄段的女生早婚比例高达10.2%,远高于男生的3%。青春期的15至17岁女生中,有30.4%已婚,显著高于同龄男生的12.3%。在18至20岁的年龄段,已婚女生比例达到35.9%,而男生则为32.6%。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性别间明显的婚姻率差异,也透露出女性教育中断的严峻现实。早婚往往意味着女生必须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教育道路被迫中断。 在尼泊尔乡村地区,诸多女孩面临类似的社会压力和家族期待。
她们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传统观念和经济困境使得她们不得不在学业与家庭责任之间做出选择。例如,在卢姆比尼地区举办的“Strength TogetHER”女性力量项目中,一位17岁女孩坦言,她希望完成本科学业乃至硕士学位,但家里很可能在来年就为她安排婚事。另一位16岁女生表示,能够升入11年级全赖其顺利通过SEE成绩,否则家人早已开始为她寻找婚配对象。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考试成绩背后的教育意义,更折射出考试对于女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考试的结果往往决定了女孩们是否继续获得学习机会或被迫退出校园。此外,SEE考试结果公布后的心理压力严重问题也不容忽视。
每年考试后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媒体报道显示,自2012年以来,因考试结果压力导致自杀的女生数量屡有发生,在2025年一位巴张区的女生在参加完理科考试后 tragically 结束了生命。考试压力与教育不平等的结合,成为年轻女孩心理健康面临的隐忧。 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结构使得许多女孩无法获得针对失败后的支持及重新定义自我身份的机会。考试不被视为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自我提升的阶梯,而成为一道严苛的门槛,让许多女孩感到前途渺茫。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首先,教育体系应加强对女生的支持,提供更多学业辅导和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她们面对考试压力和失败后的挫折。
政策上应推动性别平等教育,提高女生的学业持续性,并加大对贫困地区女生教育的投入,解决因经济原因导致的辍学问题。 其次,社会观念的转变尤为关键。通过宣传和教育,促使家庭和社区认识到女孩继续受教育的重要性,减少早婚现象,提升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社会支持体系如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应加强对女学生的关怀和保护,创造更多安全且鼓励学习的环境。 另外,针对SEE考试制度本身,也应考虑加入更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减轻单次考试带来的压力。增加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机会,给予未通过考试的学生更多继续发展的通道,使考试成为教育中的一环而非唯一门槛。
尽管面对诸多危机和挑战,尼泊尔女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们依旧展现出坚强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通过持续努力,提升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未来更多女孩将能够跨越目前的壁垒,享受更丰富和广阔的学习人生。 总之,2024-25学年超过半数尼泊尔女生未能通过10年级SEE考试的现象,揭示出当下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要实现教育的普及与公平,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关注和行动。只有在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多重维度共同推动下,尼泊尔的女孩们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