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自诞生以来,凭借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强大生态系统,在区块链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不断增长,网络拥堵和成本问题也日益突出。面对快速扩展的需求,以太坊开发团队持续推进协议升级,以确保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继成功推出“Dencun”升级后,开发者们快马加鞭,开始规划下一次核心升级“Pectra”,该升级不仅肩负着优化以太坊生态系统的职责,更预示着区块链技术应用新阶段的到来。 “Pectra”升级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针对执行层和共识层,这也是以太坊近几年升级的惯例。执行层将迎来名为“Prague”的改动,而共识层则进行“Electra”更新。
结合这两部分的升级,以太坊能够实现提升网络效率和优化用户体验的双重目标。此次升级中最受关注的提案,莫过于EIP-3074和EIP-7251。 EIP-3074主要聚焦于改善以太坊钱包的用户体验。当前以太坊用户在执行多笔交易时,需要分别签署各笔交易,流程繁琐且时间成本较高。EIP-3074提议允许用户批量签署交易,用户只需一次确认即可完成多笔交易的授权,从而显著简化操作流程,提高钱包交互的便利性。这一举措不仅能提升个人用户的使用便捷度,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跨链操作日益频繁的环境下,也有助于推动更复杂应用场景的落地与普及。
另一方面,EIP-7251针对的是以太坊网络中的大机构质押者,带来质押额度的重大调整。目前,单个以太坊验证者的质押上限被限制在32 ETH,这一设定对于希望大规模参与网络维护和共识的机构而言,带来了较为复杂的操作和资源分散问题。EIP-7251提出将质押上限提高到2048 ETH,意味着机构能够用更少的验证者数量,整合大量的质押资产,降低管理复杂度的同时还减轻了以太坊网络中验证者的数量压力。根据数据显示,网络中已经存在超过100万个验证者,过多的验证节点会增加网络延迟和同步难度。通过此项变更,开发者期望可以减少过度膨胀的验证节点数量,提升网络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此外,开发团队还在考虑引入其他针对细节优化的小型改动,例如支持从智能合约触发验证者提款、集成BLS预编译(BLS precompile)代码优化以及删除存款窗口等。
这些调整尽管看似微小,却能在提升链上操作的流畅性、减少协议复杂性及优化网络安全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前升级不同,Pectra并非以重大架构调整为主,而是着眼于一系列“小胜利”,为更长远的技术变革做准备。众所周知,随后的升级计划将聚焦创新的数据存储技术——Verkle 树,这种全新的数据结构设计将极大缓解以太坊节点存储海量数据的压力。由于技术复杂度高,Verkle 树的实现预计需要较长时间,不过通过Pectra中的前期改进,团队能够在两个升级路线交叉推进中高效管理开发资源,避免出现技术拥堵。 这场升级的命名“Pectra”来源于两部分名称的组合,即执行层的“Prague”和共识层的“Electra”,遵循了以太坊开发社区为升级版本命名的传统习惯。往年开发者们将多项升级合体称作“Dencun”(Deneb与Cancun),此前还有“Shapella”等组合名称。
这类命名不但增强了社区对升级版本的认知,也展现了以太坊开发者对技术革新的不断追求。 从社区反馈来看,用户和机构质押方对此次升级抱有较高期待。提升钱包使用便利性的改动能激励更多用户活跃于以太坊生态系统,而质押上限放宽则让大型金融机构有意愿和能力投入更多资源,稳定并增强网络安全防护。随着DeFi、NFT以及多链生态发展加速,Pectra升级有望为以太坊生态注入新的活力,确保其在未来区块链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 总结来看,Pectra作为一次偏重优化和调试的升级,体现了以太坊团队的务实策略。他们通过阶段性实施小幅改进,为更具颠覆性的技术革新铺路,同时缓解当前网络压力和用户体验痛点。
届时,Pectra可能会在二零二四年底至二零二五年初正式推送到主网,届时我们将见证以太坊在可扩展性和用户友好性上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成熟,诸如Pectra这类升级将持续推动分布式网络迈向更高效、更普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