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持续扩张和日益复杂,美国监管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全球重要金融市场运营者之一,纳斯达克近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一封长达23页的详细建议信,围绕未来美国数字资产监管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该建议的核心在于强调“精确的数字资产标签”,即对加密资产进行细致且科学的分类,以实现监管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数字资产的本质与传统金融工具存在显著差异,若监管机构依然沿用传统定义进行归类,极易导致监管混乱或滞后。因此,纳斯达克呼吁通过建立一个高度具体且实用的分类体系,确保监管框架既尊重数字资产的独特性,也避免过度监管对市场创新带来的打击。纳斯达克建议将数字资产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金融证券、数字资产投资合约、数字资产商品以及其他数字资产。
金融证券涵盖传统证券定义范围内的代币,如与股票、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挂钩的数字资产,这些资产应按现有证券法规执行,确保与传统证券无缝对接。数字资产投资合约部分则采用一个经过澄清的“豪伊测试”(Howey Test)版本,判定哪些代币构成投资合同并受到证券法约束。数字资产商品类则依据美国商品定义,将符合条件的加密货币纳入此类别,交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最后,纳斯达克提出“其他数字资产”类别,包括那些不属于证券或商品的数字资产,这部分资产应避免强制套用证券或商品法,鼓励更加自由和灵活的创新发展。纳斯达克的建议体现了它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深厚经验,其运营的加密指数和全球交易及清算服务均支撑世界六大洲的数字资产平台。纳斯达克的信中强调,监管机构应审慎对待涉及投资者权益全面托管的数字资产平台,考虑对其设置更严格的安全和合规要求,以防风险传导并保护市场稳定。
纳斯达克同时提议,SEC与CFTC应合作制定一种“交叉交易”机制,让能够同时处理证券型代币、商品类代币及其他数字资产的平台享有适当监管灵活性,从而促进市场效率和竞争。纳斯达克的这一分类体系不仅有助于厘清监管边界,也为国会未来制定统一数字资产法律提供了参考框架。现行美国数字资产法律缺乏整体性,监管机构往往面临权限交叉和执法难题。纳斯达克的建议力求通过明晰且操作性强的资产标签,减轻监管盲区和灰色地带,支持监管机构在覆盖投资者保护、市场公平与创新活力之间取得平衡。此次由SEC委员赫斯特·皮尔斯领导的加密货币工作组广泛征求行业反馈,纳斯达克的建言代表了重要行业声音。皮尔斯委员以支持合理、明确的加密法规著称,鼓励市场参与者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加密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纳斯达克提出的分类系统还回归了数字资产的核心经济属性,而非只依据技术或表面特征来判断,这对于当前数字资产种类繁多且复杂的市场环境尤为关键。数字资产的流动性、交易方式和投资风险均因归类不同而有所差异,明确的分类有助于投资者理解自身权利义务,增强合规透明度。随着全球多国纷纷制定数字资产监管政策,美国的决定对全球市场影响深远。纳斯达克建议的聚焦点体现了美国作为加密资产创新和监管领导者的责任,同时也呼应了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趋势。行业普遍希望看到一个既保护投资者利益,又能促进技术创新的监管环境,纳斯达克的分类提议无疑为构建此类环境提供了方向指引。展望未来,美国数字资产法规的演进或将围绕这一逻辑展开,监管机构与立法者将在尽快制定明确法律法规、加强跨机构合作以及提升监管技术能力方面发力。
在市场参与者层面,提前理解并适应这些分类指导原则,有助于企业合规布局和产品设计优化,更好地迎接未来监管挑战。总体来看,纳斯达克向SEC递交的关于数字资产精确定义的建议信,不仅为美国数字资产监管发展提供了富有洞察的建议,也折射出全球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共同探索创新监管模式的探索路径。未来,随着法规的落地与完善,数字资产市场或将进入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繁荣阶段,惠及投资者与创新企业,推动经济数字化进程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