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洛杉矶执行任务期间首次进行已知的平民扣押行动,事件地点位于洛杉矶的威尔希尔联邦大楼。这次行动标志着美国军队在国内执法任务中的罕见举措,并持续引发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军队在保护联邦财产和人员方面的职责,也揭示了军方权力与民用法律限制之间的敏感平衡。 当天,约200名海军陆战队员以及2000多名国民警卫队成员被部署在洛杉矶,负责协助保护联邦建筑免受抗议活动可能带来的威胁。当时洛杉矶正处于因移民执法行动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浪潮中,局势紧张。此次部署还计划增加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2000名国民警卫队员,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
据路透社报道,一名年仅27岁的男子被海军陆战队员临时拘留,他名叫马科斯·莱奥,是一名退伍军人,正前往退伍军人事务部办公室的途中。莱奥因无意间跨越警戒线而被拦下,随后被戴上扎带限制双手。在警方到达之前,军队完成了初步控制并将其交给国土安全部人员处理。莱奥表示整个过程中自己受到了“非常公平”的对待,他也赞同军队只是在执行职责。 此次扣押事件的法律依据引起了广泛探讨。美国军方北方司令部的一位发言人强调,现役部队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临时扣押威胁联邦人员或财产的个人,但任何扣押必须在安全转交给合适的民用执法机构后立即结束。
美国历史悠久的《民兵规制法》(Posse Comitatus Act)严禁联邦军队直接介入平民执法,这成为界定军警职能的重要法律屏障。海军陆战队作为联邦军队,原则上不允许执行逮捕等执法行为,只能与执法部门合作,完成紧急控制任务。 然而,当前局势中的军事介入算是度过“红线”的信号。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等政治势力正考虑是否要引用《暴动法》(Insurrection Act),该法给予总统在特定紧急情况下赋予军队直接参与国内执法的权力。若实施,将极大改变军队在国内的角色,并可能引发民权和法律监督的激烈辩论。 此次事件不仅带来了法律上的争议,也在社会各界激起了讨论关于军队参与国内事务的利弊。
支持者认为,在面对严重的治安挑战时,军队拥有丰富的训练和资源,可有效维护联邦设施安全,保护公共秩序。批评者则担忧,这种军事化执法可能侵犯公民权利,破坏民用法律与军事权力的基本界限,甚至造成社会恐慌。 马科斯·莱奥作为军人身份和美国公民身份的双重象征,他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情绪。莱奥的正面评价显示,军方在此次扣押过程中仍力求克制和人性化处理。不过,事件本身提醒社会必须对军事力量的使用保持警惕,确保这类权力不会被滥用。 目前,联邦政府与地方警方保持密切合作,努力平衡维护安全与保护公民自由的双重需求。
随着部署力量的增加,洛杉矶及其他大城市可能会面临类似的复杂局面。未来,联邦军队参与国内执法的相关政策走向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此次海军陆战队在洛杉矶的行动反映了美国面对新时代执法挑战所面临的制度调整与法律考验。移民执法持续成为社会热点,一旦涉及大规模抗议与社会动荡,传统警力往往难以应对。军队的介入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增强执法力量,但同时也可能带来长期的社会结构变化及权力分配问题。 国际社会同样关注美国军队在国内行动的动向,海外媒体广泛报道,引发有关民主制度中军民关系的深度讨论。
历史经验表明,保持明确的军队与警方职能界限对于保障法治和公民权利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洛杉矶进行的首次已知平民扣押事件,不仅是一次具体的执法行动,更是当前美国社会法律、政治和社会力量动态交织的缩影。未来,如何在确保国家安全和尊重公民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事态发展,更多详细信息将陆续披露,公众和专家的关注也将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