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执法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技术变革。Axon公司推出的一款名为Draft One的AI警察报告生成器,旨在通过自动化生成警察报告,解决警务人员繁重的文书工作。然而,随着该技术的部署,公众和专家对其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的质疑声也急剧升温。该产品在利用执法人员的随身摄像头录音自动生成警察报告方面,透露出其在设计上似乎刻意回避了有效监督和审计的可能性,这不仅引发了对公正执法的担忧,也带来了对整个刑事司法系统可信度的挑战。Draft One运用了类似于ChatGPT的语言模型技术,通过分析执法现场录音中的口头对话来撰写报告,然而,该系统并不处理视频数据,只依赖音频内容。这种单一数据来源限制了AI对现场环境和行为的全面理解,使其生成的报告存在误解、偏差甚至错误的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生成的文本中包含有提示栏位,邀请警员补充细节或修正错误,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没有任何机制记录这些编辑或改动的具体内容。结果导致最终报告无法清晰区分哪些部分是AI自动生成,哪些部分由警官手工添加或修改。这样的设计隐患极大地削弱了报告的透明性,使得日后审查时难以追踪信息来源,无法明确责任归属。当报告中出现错误、用词偏颇甚至虚假陈述时,既不能有效辨明是AI的误判还是人为的故意为之,执法公正性因此受到威胁。更令人震惊的是,Draft One在生成初稿后并不会保存版本,警员复制粘贴报告内容后,所有前期数据即刻消失。这种“无痕”的操作方式,使得无论是警方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独立调查,都无法访问报告生成的全过程数据,增加了假证、篡改证据的可能性。
Axon官方对此的解释是为了避免给执法部门和律师办公室带来“披露负担”,但这一考量明显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司法监督的核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行业内部,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工具方便警察局管理层和研究人员追踪Draft One的使用频率及效果。系统仅提供极其有限的日志信息,无法导出全面的用户使用数据,若需手动查找相关信息,审计过程既繁琐又低效,难以形成科学的数据支持。各地警方和立法机构对此开始采取措施。加利福尼亚正在推动SB 524法案,要求使用AI生成的报告必须完整披露且保存初稿,否则使用将违法。华盛顿金县地方检察院已明确拒绝接受任何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撰写的警察报告,强调在技术尚未成熟可信之前,应回归传统的高标准、严责任原则。
此外,有些警方内部邮件更暴露出对公众质疑的轻蔑态度,甚至将技术当作“新玩具”,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快速推广,缺乏充分论证和透明沟通。这种态度反映出执法机构在引入前沿技术时,未能做到应有的责任和慎重。这些问题反映了更广泛的挑战。AI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并无善恶,但决定其价值和风险的关键在于设计者和使用者如何监管与控制。刑事司法系统本就因不透明和权力不对称而备受诟病,如今引入缺乏记录和追溯机制的AI辅助,势必加剧信任危机。公众对警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寄予厚望,一旦技术黑箱化,便难以做到公平审判和有效救济。
未来,发展和部署类似Draft One的技术,必须建立全面的审计和问责体系,实现从生成到修改全过程的可追踪和公开。保存和管理所有初稿和变更记录,以及要求明确报告中AI生成部分的标注,是保证司法透明度的重要前提。立法层面应制定明确法规,规范AI在警务及司法中的应用标准,防止技术成为规避责任的工具。社会各界包括法律专家、技术开发者、执法人员和公众,应共同参与监督与评估,推动技术向助力公正而非模糊事实的方向发展。总的来看,Axon Draft One的案例既是AI技术快速介入公共事务的缩影,也敲响了警钟:创新不能以牺牲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为代价。如何平衡技术效率与法律伦理,将是未来司法改革和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课题。
作为公众,我们有权了解和质疑正在影响我们法律制度的技术,同时也应积极推动政策和实践的改进,促使AI应用真正成为提升公安效率与司法公正的助力,而非掩盖真相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