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车辆数量的激增,停车问题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与交通治理中的核心难题。美国加州学者唐纳德·舒普(Donald Shoup)在其代表作《城市停车的高成本》中,深入揭示了城市停车现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改变了传统对停车资源管理的认识,他的理论不仅影响了美国,更掀起全球范围内的“舒普主义”运动。舒普的核心观点指出,城市停车几乎总是价格过低,这种“免费或廉价停车”带来的隐性成本却极为巨大,而合理的价格机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唐纳德·舒普认为,汽车在城市场景中使用率极低,平均一天仅被使用约5%,其余时间都在占用宝贵的城市空间用于停车。停车资源的过度供给,导致城市街道空间被长时间停放的车辆所占据,不仅压缩了公共空间,还引发了诸多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事实上,二十世纪初,随着汽车逐渐普及,城市街道的设计经历了历史性转变,街头从人们社交、买卖的场所转变为以汽车通行和停车为中心的空间,这一变化已然成为当今城市风貌的一部分。
免费停车的存在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大量公共资源被用于提供停车位置,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美国城市为例,许多地方规定新建住宅必须配备最低数量的停车位,这造成了建筑成本的显著上涨,从而抬高了住房价格,使得城市住房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停车位的建设费用往往介于两万到八万美元之间,地下车位更为昂贵,并且这类规定阻碍了老建筑的改造和城市的密度提升。更为严重的是,城市中大量的地面停车场和停车库占用了极大比例的土地。以莱克星顿市区为例,地面停车场占用了约38%的市中心土地面积。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美国的多座城市,部分原因源自政策制定中的失衡,部分则是受到汽车工业和利益集团的影响。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许多老城区被拆除,为免费停车场和高速公路建设让路,导致城中住宅区大量消失,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被侵蚀。免费停车引发的另一问题是“巡游觅车位”现象。由于停车资源免费且紧缺,许多司机不得不在街道上反复绕行,寻找空车位,这不仅增加了交通拥堵,也加剧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研究显示,在某些美国市中心,约有三分之一的车辆在街道上进行巡游停车搜索。针对这一现状,舒普提出了需求管理的根本性解决方案,即通过合理定价实现供需平衡。
通过动态调整停车费价格,能够确保每条街道至少保留一个可用车位,避免司机无谓的时间浪费,减少巡游压力。而且通过价格杠杆,司机能够根据经济激励调整出行时间和方式,转向公共交通或步行,从而优化整体交通流量。虽然停车计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停车币投币计时器的发明,但政治层面上推行停车收费一直面临巨大阻力,毕竟付费停车意味着改变公众习惯。舒普在解决这一难题上提出了重要的政治策略,即将停车收费收入的一部分反馈至本地社区,用于改善街道环境、美化绿化、增强公共设施。通过“停车收益区”的建立,居民能够切实体会到收费带来的社区提升,从而从反对变为支持,甚至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这一做法有效地提升了停车定价的公众接受度,打破了收费停车的政治僵局。
舒普本人虽不是典型的学术明星,穿着朴素,骑自行车上下班,却因专注于停车问题,成为了一场交通规划革命的领军人物,其倡导的理念赢得了“舒普主义者”的尊称。目前美国各地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实行基于舒普理念的停车管理改革,逐步取消停车位最低配比要求,推行灵活收费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舒普的成功还在于他选择了一个被广泛忽视却影响深远的议题:停车。这个议题对政策制定者有较强的操作空间,也能引发多元政治立场的共鸣。无论是强调市场效率的自由主义者,关注环境的进步派,还是渴望公平公共空间的社会主义者,都能够从合理停车定价中找到认同理由。除了理论贡献,舒普还着力培养新一代交通规划师,积极回应来自各地的问询,帮助年轻研究者发表观点,甚至亲自参与具体项目的倡导,展现出他对推动改革的坚定决心。
唐纳德·舒普的工作不仅展现了一位学者的睿智和坚持,更为城市交通政策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在全球汽车持续增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优化停车管理机制变得尤为关键。通过科学定价释放停车空间的潜力,减少无效占用,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展望未来,随着智能交通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停车管理或将实现更为精准的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结合舒普主义核心理念,未来的城市或将告别“免费停车”的历史遗留问题,迎来一个公平、合理、绿色的停车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