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区块链和Web3技术正成为引领未来数字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数字经济大区之一,欧盟正积极布局区块链与Web3领域,立志打造领先的创新环境,支持从数字身份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通过推动立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能培养,欧盟有效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渗透,塑造其数字未来的全新图景。 区块链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在没有第三方信任中介的情况下,实现多方共同认可和永久记录信息。传统的数字交易和信息共享往往依赖中心化的第三方,如银行、政府机构或大型平台,这不仅带来信任成本,也存在数据篡改和泄露风险。借助区块链,信息以加密且不可篡改的形式储存在分布式账本上,多方节点共同维护账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极大提升了数据透明度和信任度。
欧盟区块链和Web3战略正围绕“增强信任服务、环境可持续性、数据保护、数字身份、网络安全及互操作性”等关键方面展开。特别是在数字身份领域,区块链技术有望助力欧盟推进统一数字身份框架(EUDI),实现个人、组织乃至物品的可信认证和操作追踪,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随着气候变化议题日益受到重视,欧盟也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的环境影响,确保相关技术的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欧洲绿色新政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构建了独一无二的公有区块链基础设施——欧洲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EBSI)。该项目由27个欧盟成员国及挪威和列支敦士登共同参与,旨在打造跨境、公信力强且高效的区块链网络。通过EBSI,公共服务将变得更加透明、安全和快捷,例如数字身份认证、学位证书验证、供应链溯源等场景。
2024年5月,欧盟又创立了EUROPEUM-EDIC这一法律实体,进一步推动EBSI的部署与扩展,同时加强跨境公共机构在Web3和去中心化技术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与技术互通。 法律法规层面,欧盟极力推进一个清晰且促进创新的区块链法律框架。例如,“加密资产市场规例”(MiCA)为加密货币及相关市场提供了监管指导,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欧盟还在数据法案和数字身份法中明确支持智能合约及电子账本的法律效力,提升区块链应用的法律确定性。作为创新推动机制,欧洲区块链沙箱(EBS)支持约20个创新项目,促进监管机构与技术开发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解决法律碎片化问题,培育有竞争力的欧洲区块链生态。 除了法律和基础设施建设,欧盟还通过各种资金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加速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
从2016年至2024年,欧盟通过“地平线2020”和“地平线欧洲”等研究与创新项目,投入约7亿欧元支持区块链及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相关课题,涵盖金融、供应链、能源、农业和气候行动等多个领域。同时,人才短缺成为区块链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欧盟依托以艾拉斯谟+(Erasmus+)项目为核心的技能联盟项目(如CHAISE),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开发适应未来需求的培训方案,保障区块链技术人才供给与质量,有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欧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区块链技术的全球兼容性及落地应用。通过支持国际标准组织如ISO、ETSI、IEEE、ITU-T和欧洲标准组织CEN-CENELEC的技术制定,促进技术互操作和规范统一。这不仅有利于欧洲区块链产业与全球市场的接轨,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规范保障。 从私营部门到学术界,欧盟通过多方论坛和合作机制促进区块链生态的协同发展。
国际可信区块链应用协会(INATBA)汇聚了政府、产业和学界力量,推动区块链的互操作性、良治及创新应用推广。虽然欧洲区块链观察与论坛项目已于2024年结束,但其成果仍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宝贵参考,助力未来创新方向的把握。 面向未来,欧盟将重点推动Web3技术与去中心化方法的深度融合,拓展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安全集成和数据市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区块链与Web3技术的协同发展将极大增强数字世界的可信赖性、安全性和自主权,推动经济结构数字化升级,同时保障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主权,彰显欧洲价值观。 总体来看,欧盟的区块链与Web3战略不仅涵盖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完善和人才培养,更注重技术应用的社会价值和环境可持续性。通过系统而全面的规划,欧盟正稳步迈向一个数字创新引领世界、数据可信且包容的未来数字社会。
随着相关项目的不断推进,以及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深入,欧洲有望成为全球区块链及Web3技术的先行者,带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