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知名家具及家居装饰零售商At Home正式向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递交了Chapter 11破产保护申请,此举引起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At Home在声明中坦承,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球供应链的紊乱、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复杂多变的关税环境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变化。作为一家依赖进口商品占比高达九成的零售商,At Home同时面临着供应链争端和美国贸易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重重考验。本文将深入剖析At Home破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解析关税政策如何加剧企业成本压力,以及消费者在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中的谨慎消费对零售企业造成的冲击,并对未来家居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At Home成立于1979年,最初名为Garden Ridge Pottery,2014年更名为At Home。公司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家居装饰、季节性配件及家具产品,其销售业绩高度依赖假日季节及特定节庆装饰,数据显示该部分占据其净销售额的40%。
然而,在全球疫情爆发带来的生产和物流受阻下,公司经营开始承压。疫情期间,虽然一度由于宅家潮和装修需求激增,At Home经历了需求的短暂飙升,但供给端的供应链瓶颈和运输费用飙升,造成产品交付延迟和库存积压,进而影响客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尤其是食品、能源及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升,令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受到限制。At Home财务主管Jeremy Aguilar在法庭文件中指出,尽管2024年下半年消费者整体支出有所回升,但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更多消费者将预算优先用于基本生活用品,而非家居装饰等非必需品,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成为公司销售额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At Home的另一大挑战来自美国加征的进口关税。据报道,约90%的At Home产品依赖海外供应,随着美国贸易政策趋严,尤其针对中国等主要供应国的多轮关税导致公司成本骤增。
法庭文件中提到,持续的关税波动使公司的成本管理难以预测,供应链管理复杂度增加,影响了企业对于成本和价格的有效控制。同时,管理层在应对已有内在问题的同时,还须面对不断变化的关税环境,加剧了财务负担和运营风险,最终促使公司寻求债务重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At Home此次破产申请伴随着对两百亿美元债务的重组协议以及6亿美元债务人融资支持计划,这些资金注入为公司提供了重整资金及运营保障。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资金暂时缓解了流动性压力,但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消费者信心脆弱和供应链稳定性未根本改善的背景下,公司未来能否成功实现转型还有待观察。专家分析指出,At Home所处的家居零售行业正面临着结构性变革。传统的线下门店销售模式受到电商冲击,消费者购物习惯趋向数字化和个性化。
疫情加速了消费者在线购物的替代趋势,线下客流量下滑成为行业普遍痛点。At Home披露,2024年初其实体店客流量较2020年疫情前水平下降了约24%。这种变化不仅影响销售收入,也推动零售商在供应链、库存管理和客户互动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为了应对新形势,业内已开始探索多渠道融合策略(Omni-channel),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此外,供应链的本地化和灵活性提升也成为重要课题。At Home此次破产启示零售业者,必须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提前布局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应注重构建更为多元化和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减少对单一海外市场及物流渠道的依赖。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提醒企业需更深入洞察市场需求,强化品牌建设和客户关系,加强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力,以应对不断波动的市场需求。总体来看,At Home破产事件反映出全球经济环境和贸易政策的深刻影响力,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零售业供应链高度全球化的当下。未来,贸易政策的走向和消费市场恢复程度将直接左右家居零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At Home来说,破产并非终点,而是重塑业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的契机。通过债务重组和资金注入,公司有望逐步解决财务压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韧性,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市场份额。家居零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也将进一步呈现多元与融合,线上线下协同,供应链本地化,高价值客户定制服务的增长将成为行业新常态。
企业若能紧抓变化机遇,积极创新布局,将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生长动力。同时,政策制定者需关注贸易环境的稳定性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助力零售产业稳健发展。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和贸易摩擦潜在缓和,消费者信心有望提升,At Home及类似零售企业需抓住时机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适应和创新,应对多重挑战,方能在不断演进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