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迅猛发展,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态度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知名加密交易所Gemini的联合创始人,泰勒·温克莱沃斯(Tyler Winklevoss)近期公开指出,摩根大通暂停了Gemini的客户重新开户流程,此举直接源于他对摩根大通新出台的金融数据访问政策的公开批评。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传统金融巨头与新兴加密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出在加密市场监管与合作层面存在的深刻矛盾。 温克莱沃斯在社交媒体平台X(前Twitter)上表示,摩根大通对他上周针对该银行收取金融数据访问费用的批评极为反感,决定暂停此前已展开的Gemini再度开户程序。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大通正式宣布拟对金融科技公司访问其客户银行数据开始收费,此举被温克莱沃斯等加密行业人士称为“反竞争”和“限制消费者自由”的行为。对于金融科技服务和加密平台而言,访问银行数据是为用户提供便捷且安全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而摩根大通的新规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限定了消费者分享自身财务信息的自由度。
温克莱沃斯更进一步抨击摩根大通的做法是“掠夺式租赁行为”,不仅试图垄断加密与金融科技市场,还试图通过拖延开户等手段阻碍竞争对手的发展。他强调,Gemini将持续对抗这种不公正的市场行为,为业内企业和用户争取应有权益。事实上,摩根大通与Gemini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2023年曾有报道指出摩根大通曾要求Gemini寻求其他银行合作伙伴,理由是双方合作“利润率较低”,但Gemini方面否认该传言,坚称双方合作关系依然有效。然而,摩根大通在2023年所谓“打点行动2.0”(Operation ChokePoint 2.0)期间,曾终止与Gemini的关系,这次重新开户又遭遇中断,显然折射出双方间的摩擦日益加剧。 这场纷争的背景是美国加密行业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审查,尤其是在监管机构加强对数字资产安全审计和交易所合规性的监督之时。
Gemini正准备在近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文件,摩根大通的态度与举措或将对其上市计划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加密平台,Gemini曾在2021年11月成功融资4亿美元,估值达到71亿美元,处于行业头部位置。此次公开上市的推进,无疑使其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寻求稳固合作伙伴的需求更为迫切。 另一方面,温克莱沃斯和其兄弟一直是传统金融体系与数字货币世界的桥梁及推动者,他们与美国政坛保守派的联系日益增加,包括参与由特朗普大儿子、知名科技企业家等共同发起的高端私密俱乐部Executive Branch。该俱乐部募集资金高达50万美元会员费,旨在聚合保守派及加密领域领导力量,促进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此举凸显加密领域高管利用政治资源来争取有利立场的趋势。
这起事件凸显出当前金融数据访问权和银行服务准入的争议焦点。随着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和加密平台依赖客户授权的数据共享来创新产品和优化用户体验。摩根大通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其政策变化必然在行业产生连锁反应。温克莱沃斯的公开揭露既是对这一现象的警示,也可能激发更多企业和监管机构关注公平竞争与用户权益保护的议题。 此外,从市场表现来看,近期加密货币价格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投资者对政策及金融环境的敏感度提升。比特币价格曾触及近十万美元高位后回落,市场波动加大,反映出产业和投资生态尚处调整期。
在此背景下,Gemini和其他交易所如何在传统金融规则与新兴数字经济中找到平衡,将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未来,随着美国及全球对加密资产法规的逐步完善,银行与加密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必将不断演进。摩根大通的案例也提醒业内参与者,推进合规的同时,需积极推动政策透明和行业创新,防止因垄断和利益绑定而阻碍技术进步和市场包容性。与此同时,公众和监管者也需关注消费者数据权利的保障,确保金融服务生态公平、高效且安全。 总体而言,泰勒·温克莱沃斯与摩根大通之间关于Gemini开户争议,生动体现了传统金融与新兴加密世界在金融数据使用权与市场准入上的复杂互动。这一事件不仅具有行业示范意义,也对未来金融科技合作与监管框架发展提出了重要思考。
随着加密资产逐渐走入主流金融视野,类似的博弈将频繁出现,推动市场主动寻求创新与规则的更好结合,开辟区块链与加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