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骗局与安全

微软支持的AI创业公司爆出丑闻:700名印度员工伪装成AI聊天机器人引发破产风波

加密骗局与安全
AI startup backed by Microsoft revealed to be 700 Indian Employees faking AI

伦敦AI创业公司Builder.ai因虚假宣传被曝利用700名印度工程师假扮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导致资金链断裂和破产危机,引发业界对“AI洗牌”现象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全球投资热潮,众多创业公司纷纷自称掌握领先AI技术,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和知名企业的支持。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一家备受瞩目的AI创业公司Builder.ai近日被曝出利用人工方式伪装AI,导致轰动全球的AI行业丑闻。作为微软等重量级投资方看好的创新公司,Builder.ai因隐瞒真实情况、炒作虚假技术,最终陷入破产和法律纠纷,令业界深感震惊和担忧。 Builder.ai成立于伦敦,公司定位为通过人工智能简化应用程序开发流程,其虚拟助手“Natasha”本应以智能代码生成著称,为用户实现按需软件搭建。然而,经过多方调查和爆料,事实显示所谓的“AI助理”其实是由近700名印度工程师在幕后手动编写代码,完全没有利用真正的人工智能算法。这一骗局不仅造成公司业绩虚报,甚至让投资者遭受巨大财务损失。

这场风波最早引起关注是在2025年5月,资金方Viola Credit因发现Builder.ai的营收数据远远被夸大,骤然冻结了公司超过3700万美元的资金。随后的全面审计结果证实,该公司的2024年营收仅为5000万美元,远低于此前宣传的2.2亿美元。这种严重的数据造假与商业欺诈让各方对该公司失去信任。此前,《华尔街日报》早在2019年就对Builder.ai的人工智能声称提出质疑,且当年公司一名前高管已发起诉讼,控告公司夸大技术实力误导投资者。尽管如此,Builder.ai仍然成功获得超过4.45亿美元的融资,其中不乏微软和卡塔尔投资局等投资巨头。 Builder.ai的崩塌不仅意味着一个曾经估值15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轰然倒塌,也引发了围绕“AI洗牌”的激烈讨论。

所谓“AI洗牌”,是指部分公司借助人工智能热潮,夸大或虚构技术能力,吸引资本和市场关注,实际业务中却依赖大量人工操作。此类现象扰乱了行业正常竞争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和客户利益,对整个AI生态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公司创始人Sachin Dev Duggal于2025年年初辞职,随后由Manpreet Ratia接任新任CEO。据悉,后者在任内发现了公司内部存在的多项财务和技术隐瞒行为。在资金链断裂和贷款冻结的双重压力下,Builder.ai不得不进入破产程序,并裁员约1000人。公司官方在LinkedIn公告中称,因“历史遗留问题及过去决策造成财务压力”,宣布启动破产重整。

除微软外,云服务供应商亚马逊也因未支付的账款面临重大损失。 这起事件暴露出AI产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监管和评估机制的严重不足。虽然人工智能具备颠覆性潜力,但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业内存在炒作、夸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尽职调查,避免盲目追风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风险。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唯有坚持技术创新与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持久信任和市场认可。 社会各界对这起丑闻的反应强烈,专家呼吁加强AI创业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审查。

部分法学界人士指出,基于虚假宣传的融资行为可能涉嫌金融欺诈,相关责任人面临法律追责的可能性已经进入调查阶段。美国纽约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已正式介入,对Builder.ai的账目和客户合同展开详查。此次事件也促使微软等大投资方重新审视其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 Builder.ai事件折射出当前AI市场的泡沫隐忧。一方面,公众和资本对智能技术的期待升高,催生了大量创新;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和业务落地存在巨大差距,一些创业公司借助噱头博取关注,忽视了长远发展。未来,行业需要更多理性声音和严格标准的引导,促进AI技术健康、稳定成长。

另外,此事也引发了对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全球就业的广泛讨论。虽然AI技术旨在替代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然而Builder.ai利用人海战术假冒AI的案例,表明传统编程能力和人工劳动力在短期内依旧不可或缺。随着真正智能系统的成熟,相关岗位或将面临重大变革,政府和社会应提前做好职业培训和再就业规划,为劳动者创造安全过渡空间。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AI领域的诚信问题尤为关键。类似Builder.ai的骗局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更对行业信誉造成重创。各国监管机构应加强跨境合作,针对AI领域的不实宣传和虚假融资行为制定明确法律法规,保障市场公平与创新动力。

同时,媒体和消费者也应保持警惕,避免被虚高宣传误导。 总体来看,微软支持的这家AI创业公司因员工假扮AI引发的破产震荡,为人工智能产业敲响了警钟。唯有扎实的技术研发,严谨的商业模式,和公开透明的运营机制,才能支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AI赢得信任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KDE welcomes "Windows 10 exiles" to Linux
2025年07月17号 20点59分48秒 KDE邀“Windows 10难民”转向Linux:开创安全环保的电脑新未来

随着Windows 10支持即将结束,KDE号召用户抛弃过时系统,拥抱Linux操作系统,开启安全、免费且高效的电脑使用体验,助力用户延续老旧硬件生命,减少电子垃圾,实现绿色环保生活。

Daphne (First Ever Multiple Arcade Laserdisc Emulator)
2025年07月17号 21点00分24秒 探索Daphne:首个多款街机激光碟模拟器的创新之路

深入了解Daphne这一首创的多款街机激光碟模拟器的技术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它在复古游戏爱好者和街机模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价值。

Secure Minions: private collaboration between Ollama and frontier models
2025年07月17号 21点01分01秒 安全小助手:Ollama与前沿模型的私密协作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数据隐私和计算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长。斯坦福Hazy研究实验室推出的Minions协议,结合了本地Ollama模型与云端前沿大模型,实现了隐私保护与性能提升的完美平衡。本文深入解析Minions协议及其最新Secure Minions扩展,探讨其如何利用NVIDIA Hopper H100 GPU的机密计算能力,保障端到端通信安全,实现云端与本地模型的高效合作。

Show HN: I made the bridge between chatbots and live gated data
2025年07月17号 21点02分11秒 打通聊天机器人与实时受限数据的桥梁:数字交互的新革命

探讨如何将聊天机器人与实时受限数据相结合,实现信息获取与用户体验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交互技术的创新发展。文章深入分析这一技术突破的意义、应用场景及对未来行业的影响。

UK Moving Ahead, Wants Input on ELoran Program
2025年07月17号 21点03分28秒 英国推进eLoran计划:打造自主可控的国家定位导航与授时系统

英国政府积极推动eLoran计划,旨在建立一个自主、可靠且具备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能力的国家基础设施,以增强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的韧性和安全性。该计划不仅强化了对GNSS信号中断的补充保障,还推动技术创新和跨国协作,促进多领域应用的深化发展。

Denmark gets more serious about digital sovereignty
2025年07月17号 21点03分59秒 丹麦加速迈向数字主权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提升,丹麦正积极推动数字主权建设,减少对美国科技巨头的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权。本文深度剖析丹麦数字主权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Oh Fuck! How Do People Feel about Robots That Leverage Profanity
2025年07月17号 21点04分26秒 机器人使用脏话:公众态度与未来趋势深度解析

随着机器人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机器人在交互中使用脏话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深入探讨了人们对机器人使用脏话的态度,分析了文化背景、情感连接及设计创新等多方面因素,揭示了这一话题背后的复杂心理和未来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