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微软正式宣布停止对Windows 10的支持,这标志着一个操作系统时代的终结。对于仍然使用Windows 10的用户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未来无法享受系统更新和安全补丁,还将面临安全隐患和软件兼容性问题的增加。面对这一现实,知名开源组织KDE发出诚挚邀请,呼吁正在寻找替代方案的“Windows 10难民”转向Linux,特别是搭载KDE Plasma桌面环境的Linux发行版,开启一段全新的计算机使用旅程。KDE将这场转型不仅视为技术上的升级,更是一次对“电子垃圾泛滥”和“技术勒索”现象的积极应对。微软停止更新后,Windows 10将成为无补丁、无维护的“淘汰系统”,容易遭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用户安全面临巨大威胁。与此同时,许多新软件将在该系统上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微软可能阻止用户升级到更高版本的Windows,除非购买新的硬件设备。
这被KDE直言不讳地称为“技术勒索”,迫使用户为了使用最新版系统不得不更换硬件,给消费者带来经济负担,也加剧了环境污染。与其被动接受这一切,KDE提倡“聪明升级”,即继续使用现有硬件,安装Linux解决方案以延长设备寿命。Linux不仅免费开源,而且极其灵活,能够在十年以上的旧电脑上流畅运行。KDE Plasma作为Linux桌面环境中备受赞誉的一员,致力于为Windows用户打造熟悉且易于上手的使用体验。其界面设计亲和力强,拥有类似Windows的启动菜单和任务栏,用户可以借助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将桌面环境调整得更接近Windows,macOS,甚至打造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除此之外,KDE Plasma功能强大,支持多虚拟桌面管理,内置Dolphin文件管理器具备便捷的服务器与云服务连接功能,方便用户处理各种文件操作需求。
Linux切换虽然不像简单的系统升级那样便捷,但KDE强调社区力量的重要性。广大Linux用户热情欢迎新手,提供丰富的支持与资源,共同助力顺利过渡。新用户需要调整心态,接受部分Windows专用软件无法在Linux上运行的现实,此时寻找等效的Linux应用是关键。不少常用软件如Firefox浏览器、LibreOffice办公套件在Linux发行版中预装,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额外软件可通过Linux的软件包管理器轻松安装,例如KDE自带的Discover应用商店极大简化了软件获取流程。除了技术层面的优势,KDE还列出许多Linux系统让用户“不会想念”的Windows特点:病毒、系统广告、间谍软件、强制自动更新及账户注册等烦恼,在Linux上基本消失,为用户带来纯净安全的操作体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上拥有的部分专业级软件、流行游戏等尚未实现完美移植,比如Adobe全套创意软件和部分大型游戏的反作弊机制对Linux兼容不足,这一点KDE也坦诚面对。选择Linux发行版时,用户可首选KDE Plasma为默认桌面的Kubuntu、Fedora KDE Spin、openSUSE或KDE Neon等成熟产品,这些版本都提供良好支持和丰富社区资源。当然,除了KDE Plasma,Linux生态中还有GNOME、Xfce、Cinnamon等多款桌面环境,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整体来看,Windows 10停止支持对数以千万计的用户提出了电脑使用新挑战,也逼迫人们思考自家硬件的未来。KDE的倡议不仅是对技术转型的回应,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延续旧设备生命、降低电子垃圾、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个用户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Linux作为免费、开源、灵活的操作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最终,这场“Windows 10难民”的迁徙,不仅仅是操作系统一次迭代的更替,更是用户掌控个人数字生活权利、实现绿色环保文明生活方式的选择。面对即将关闭的Windows 10时代门扉,选择站在KDE一方,也许能让我们共同拥抱一个更安全、更自由、更可持续的计算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