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全球投资者情绪显著高涨,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乐观水平。根据美银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企业盈利的乐观预期创下五年来最大涨幅,风险偏好达到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现金持有率降至3.9%的低位,触发了美银内部的“卖出信号”。尽管市场情绪趋于“顶峰”,美银分析师指出,这种情绪更多地引发资金在股票领域内的轮动,而非大规模撤离或市场回调,彰显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持续增强。近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屡创新高,投资者不仅积极配置股票资产,数字货币如比特币的资金流入也十分显著,这表明市场正在积极反映政治和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围绕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最高关税威胁未能实质实施,投资者对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有所缓解,并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这一背景下,股票、债券及外汇市场的波动率维持在低位,反映出市场尚未出现恐慌抛售迹象。尽管如此,美银观察到长期国债市场面临压力,投资者预期政府借贷和开支将有所增加,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面临被解职的风险也加剧了市场对利率走向的不确定性。全球基金经理中81%预期年底前美联储将实施一至两次降息,反映出宏观经济环境对政策调整的期待。有关谁将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调查显示,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获得最高支持率(26%),其次为前联储理事凯文·沃什(17%)和现任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14%),这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多样化观点。货币市场方面,基金经理对欧元的超配达到自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兑美元今年上涨近13%,走近四年来高点。与此同时,投资者普遍认为做空美元的交易过于拥挤,但愿意在美元下跌时进行对冲的比例从39%降至33%,显示市场对美元继续大幅贬值的担忧有所缓和。
面对市场当前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流向,投资者更倾向于采取“夏季对冲与轮动”的策略,而非全盘撤退或大举做空。美银强调,贪婪情绪比恐惧更难逆转,市场可能持续出现板块或资产类别间的资金调配。投资者应关注政策风险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同时留意全球经济数据变化,以便在资金轮动中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日益攀升的股市高位虽然表明投资者情绪乐观,但持续低位的波动性及资金流向也提示市场存在潜在调整风险。对中国投资者而言,面对全球市场情绪的波动,加强对国际动态的把控尤为重要。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密不可分,美国的政策变化、欧元的强势以及数字资产的兴起,都将对国内资本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理解海内外大资金的动向和情绪变化,有助于投资者科学配置资产,规避潜在风险。未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缓解,股票市场的资金轮动预计将更加频繁。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传统蓝筹股的表现,更应密切跟踪高增长板块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适时调整组合结构,加大对周期性行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关注,或成为提升投资回报的关键。综上所述,2025年全球市场正处于情绪“顶峰”阶段,风险偏好强劲但尚未到达极限范畴。美银的研究提醒投资者,当前阶段更适合选择灵活的资金轮动策略而非避险撤退。
理解这种市场心理与资金流动的本质,将帮助投资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实现资产的有效增值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