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放源码软件已然成为现代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石,无论是在企业创新、公共服务,还是科技发展中,开源项目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微软旗下的GitHub近日公开呼吁,整个行业乃至政府层面应该为开源维护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此举再度引发了对开放源码未来走向以及资金可持续性的广泛讨论。GitHub对此提出的核心建议是,欧洲联盟应建立一个名为“主权技术基金”(Sovereign Tech Fund,简称EU-STF)的公共筹资计划,专门用于支撑和壮大开放源码软件生态。GitHub开发者政策主管Felix Reda深刻指出,开放源码软件作为“开放的数字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无法被忽视,类比实体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桥梁,开源维护却往往被严重低估和欠缺资金投入。这种现象导致众多开源项目维护者陷入资源短缺的困境,影响软件的安全性、更新速度和创新活力。
Reda透露,开源软件在全球经济中的价值估计高达8.8万亿美元,而单单欧盟内部,开放源码对经济贡献就达到每年650亿至950亿欧元之间。这一庞大的经济价值与开源维护资金之间的巨大落差,凸显了“人们享受开源红利,却很少有人愿意为此埋单”的尴尬现实。GitHub呼吁建立的欧盟主权技术基金,将借鉴德国主权技术机构(Sovereign Tech Agency)的经验。该德国机构自2022年设立,起初资金虽仅有100万欧元,但逐步增长至2300多万欧元,为德国的数字主权和安全支撑了多个关键开源项目。GitHub建议欧盟将基金规模提升至至少3.5亿欧元,成为真正能对抗数字基础设施脆弱性的强大推手。该基金将从产业界、国家政府和欧盟公共预算中筹集资金,形成多渠道支持机制,确保资金流向关键且亟需维护的开源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GitHub及其母公司微软却未明言自身是否会参与筹资,引发了部分业界人士的质疑。毕竟微软2024财年净收入达723亿美元,在资金实力上具备充足能力支持开源生态。对此,相关评论强调,若微软真正重视开源软件,理应以身作则,率先投入资金,而非仅仅期待公共部门买单。开源维护的资金不足问题由来已久。许多维护者往往是业余开发者或小团队,依赖志愿贡献维系项目运行。尽管开源项目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显著效益,但如何将这一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始终未能找到有效路径。
此次GitHub的倡议正是站在全球开放源码生态的角度,试图解决这一根本性难题。除了资金注入,开源社区及专家也强调资金分配机制必须简便高效,减少繁琐的行政步骤,确保资金能够快速流向真正有需求的维护者项目。同时,基金应保持政治独立,避免过度政治化影响开源项目的自主性和社区合作精神。英国开源协会OpenUK首席执行官Amanda Brock亦呼应此次呼吁,表示英国作为首个实施“开源优先”政府政策的国家,积极推动开源在公共部门的应用和资助。她强调,资金挹注只是迈向可持续开源生态的第一步,还需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包括培训资金审核人员、规范资助企业的责任、推动社区建设等措施,才能确保资金投入成效显著,开源项目能够长久发展。本次GitHub所倡导的开放源码资金支援理念,巧妙回应早前多位欧盟领导人及开发者在公开信中呼吁设立主权数字基础设施基金的诉求,但将关注点明确聚焦于开放源码软件这一关键领域。
cURL创始人兼欧洲开源学院主席Daniel Stenberg高度评价该方案,认为这种资金支持有助于强化生态系统,开辟开源维护新的可持续道路。对于全球开源社区而言,资金支持不仅关乎项目健康运行,更关系到软件安全、漏洞响应速度以及技术创新的活跃度。开源项目往往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企业核心系统的底层依托,其稳定和安全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整体健康。未来,开源资金筹措工作将不可忽视三大支柱:企业贡献、政府扶持与社区自治。企业,特别是技术和云服务巨头,应当承担起回馈开源社区的责任;政府部门则需识别和保护关键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必要资源;而社区自身也需建立透明、公正的资金分配和项目治理体系,实现长效发展。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开源软件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软件开发和维护模式,推动了全球软件产业的协作创新。
然而,缺乏充足资金支持与制度保障,开源项目仍面临隐忧。GitHub此次呼吁欧盟设立主权技术基金,不仅是对开源生态的支持,更是推动公共政策与产业界合作的试金石。总体来看,开放源码软件正处于发展十字路口,资金不足造成的维护困境亟待破解。只有政府、企业和社区联合起来建立稳定资金支持体系,才能保障开源软件的健康成长,进而驱动全球数字经济持续创新。微软旗下GitHub的倡议,或将成为推动这一转变的重要契机。未来,随着更多政策落地和多方力量汇聚,开放源码软件生态或将迎来更加稳健且有活力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