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面对AI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涉及版权的复杂法律问题,英国政府正积极寻求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监管框架。然而,近期官方消息显示,原计划迅速出台的AI监管法案被推迟,转而准备一部更为“综合”的立法框架,该举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热议。英国科技大臣彼得·凯尔(Peter Kyle)透露,政府希望在下一届议会会议期间推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AI法案,内容涵盖技术安全标准、版权保护以及AI模型训练中的数据使用规则。这部法案预计不会在下一次国王讲话中出现,可能要到2026年5月左右才会首次亮相。这一延期决定从根本上反映了政府试图以更系统的方式应对人工智能这一多维度、跨领域的问题。
回顾过去,工党曾打算迅速推出一项聚焦于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的短期立法,要求AI公司向英国AI安全研究所提交模型进行测试,主要目的是防止技术发展超出人类控制,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然而,由于担心过早监管可能影响英国吸引AI企业投资的竞争力,该计划被暂缓。同时,英国政府还密切关注美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选择在监管节奏上与美国保持一定同步,以维护本国在全球AI生态中的竞争地位。版权问题是本次延期的另一核心原因。当前,政府内部正就AI公司如何合法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进行激烈讨论。现有的数据法案允许AI系统使用版权作品进行模型训练,除非版权持有人明确选择退出,这一规定在创意产业引发强烈反弹。
众多艺术家和创作者,如艾尔顿·约翰、保罗·麦卡特尼和凯特·布什,公开表达了对版权保护不足的担忧,担心AI无序侵占艺术作品将损害创作者权益。上议院为加强版权透明度,曾在数据法案中增添要求AI企业披露使用版权内容的条款,但政府坚持版权问题应在独立且更完整的AI法案中解决。目前政府已承诺在数据法案通过后,将开展涵盖经济影响评估及技术报告的相关工作,并设立跨党派议员小组共同商讨AI与版权问题。业界专家认为,英国此举反映了其在国际AI监管上的战略抉择。与欧盟采纳的较严格规范形成对比,英国希望避免过分限制创新,同时又要确保用户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因此,英国正努力在鼓励AI技术发展与强化安全监管之间寻找平衡。
公众对AI监管的态度也显示出明显的安全优先倾向。近期调查显示,约88%的英国公众支持政府有权在AI产品存在严重风险时停用该产品,超过75%的人认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应承担监管责任,而非仅依赖私营企业自律。未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广泛应用加速,强化监管的紧迫性与复杂性日益凸显。英国政府如何设定合理的监管框架,将直接影响其科技发展前景和国际竞争力。总结来看,英国推迟现有AI监管法案,转向准备更全面的立法,既展示了政策制定的审慎态度,也反映了政府希望通过广泛协商与多方配合实现法规优化的愿景。版权保护与技术安全的融合,及其对产业生态的深远影响,成为未来法案中的关键考量。
期待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英国能够在拥抱尖端技术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保障创新与权利双赢。随着AI技术不断演进,持续关注英国在该领域的监管动态,将为理解全球AI治理趋势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