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出现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贸易和技术领域。作为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对加拿大全球经济地位和内部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随着美国政策趋于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加拿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对加拿大施加的数字服务税放弃要求、威胁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等行为,均反映出美国不再将加拿大视为平等盟友,而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甚至采取将加拿大作为从属国进行利益榨取的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其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探索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关系和战略伙伴,特别是与中国建立稳固而互惠的合作关系,以实现真正的经济独立和主权。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正快速崛起为全球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占据全球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而且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加拿大若能够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更广泛的经贸关系,不仅能扩大出口市场,还能加速技术转移和创新,提升自身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加拿大政府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常常被美国的战略框架所束缚。例如,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引渡孟晚舟案件以及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均是加拿大配合美国“脱钩”策略的体现,直接导致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如油菜籽和猪肉展开报复性关税。此类自伤行为不仅损害了加拿大经济利益,也削弱了外交空间和全球市场多元化的可能。另一方面,美国自身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却在悄然恢复和深化。
美国在敦促盟友抵制中国的同时,逐步重塑与中国的商业联系,体现出其双重标准。这种局面让加拿大和其他盟友陷入两难,不仅接受美国的压力,也无法自由发挥自身的外交和经贸策略。加拿大的政治领导层需正视这一现实,摆脱过度依赖美国的“单极思维”,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务实合作。尽管中加政治制度存在差异,且价值观不完全相符,但这并非阻碍经济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经济体多元且复杂,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的贸易合作比比皆是。日本长期执政的自由民主党与加拿大关系密切,沙特阿拉伯也被视为重要的投资对象,民主不充分并未影响双方的经济互动。
加拿大应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多元与包容的优势,主动搭建与中国的沟通桥梁。贸易多元化不仅能缓冲国际供应链的不稳定,还可激发创新和经济活力。相比美国,近年来中国与墨西哥贸易额实现了大幅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活力和合作潜力。加拿大在实现经济独立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中国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通过引进前沿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加拿大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所谓的中国干预,而是持续的对美国战略依赖和政策从属。
当前全球95%的消费者生活在美国以外地区,而加拿大却依赖一个不断动荡且对其采取威胁措施的单一市场,显然不是长远之计。加拿大必须以更开阔的视野,拥抱多极化世界的现实,摆脱狭隘的盟友思维。总理马克·卡尼目前面临着一个关键抉择:是继续坚守传统的大西洋主义和北约框架,还是积极投入到以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为核心的新多极世界格局中。这不仅是外交政策的调整,更关乎加拿大经济未来的繁荣与主权保障。在全球经济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贸易单一依赖已面临巨大风险。加拿大若真正重视自身的生产力和经济韧性,必须拓展合作半径,强化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推动政策制定的自主性。
通过坚实开放的合作基础,加拿大有望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打造一个更加独立、创新和可持续的国家经济体。唯有如此,加拿大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确保国民的福祉和国家的长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