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et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公开分享了他对公司未来超级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宏伟蓝图,重点介绍了名为“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和“海柏利昂”(Hyperion)的两大多吉瓦级别AI超算集群建设计划。扎克伯格强调,Meta将打造业界最精英且人才密集的超级智能研发团队,并投入数百亿美元资金,建设世界领先规模的计算资源,推进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边界。这一计划展示了Meta在超级智能技术领域的雄心,也引发了业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扎克伯格在2025年7月14日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详细透露了相关信息,宣布Meta即将上线全球首个单一容量超过1吉瓦的超级计算集群“普罗米修斯”,预计在2026年正式启动运营。令人震惊的是,Meta同时宣布将建造多个多吉瓦级的超算集群,其中“海柏利昂”项目作为更为规模庞大的数据计算网络,计划在未来几年扩展至5吉瓦电力消耗。如此规模的计算集群,仅一座就覆盖曼哈顿地区的大部分面积,充分体现了Meta对超级智能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规模之大。
扎克伯格在帖文中强调,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不仅将拥有业内领先的计算能力,且计算资源与研究人员的比例创新高,将助力顶尖人工智能科研人员推动科技进步。他表示,依托业务资本优势,公司将实现超级智能时代的技术突破。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全球科技界和普通网友的热烈讨论。许多用户对巨量计算电力的消耗和环境影响提出质疑,担忧如此庞大的能源需求是否可持续,以及数据中心冷却用水来源等问题成为焦点。一些网友担心超大规模的AI集群占用如此庞大的物理空间,比如多个曼哈顿大小的用地,是否会影响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另有声音呼吁在更寒冷的地理位置如阿拉斯加建造数据中心,以节约大量冷却成本和能源消耗。
与此同时,技术观众对于Meta在超级计算硬件和管理层面创新寄予期待,认为高密度算力与高效运营相结合,将推动超级智能研究实现新的突破。扎克伯格透露,Meta通过打造超一流顶尖团队,将精确对标全球最具实力的AI研究实验室,重点投入人力资源与基础设施,拓展计算能力和科研深度,以提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速度和规模。他指出,超级智能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模型参数的激增,更在于能促成AI系统在多领域超越人类的能力。扎克伯格对外宣称,Meta凭借自身商业实力和资本优势,能在AI竞赛中持续领先,助力实现广义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该计划的推进,预计将改变未来多年全球计算资源的格局。同时,也将影响整个科技产业因超级计算资源需求而带来的能源、材料和环境挑战。
扎克伯格此次公开透明的披露,对AI数据中心建设的规模与规划情况首度放开,有助于外界更直观感知超级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规划难度及其背后的战略思考。业内专家认为,超级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不仅对算力有巨大要求,还要平衡能源效率、散热技术、数据传输能力和地理布局等多个维度。如何定位合适的建设地点,实现供电供应与冷却资源的可持续治理,将成为未来重点研究领域。Meta提出的“普罗米修斯”和“海柏利昂”只是其超级智能布局的开端,更多“泰坦”级别巨型计算集群正在筹备中,彰显了Meta在AI技术产业链中的野心与布局策略。扎克伯格还表示,他期待与行业顶尖研究人员携手,创造超越传统边界的AI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智能新时代。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类超级计算中心的建设可能意味着智能助手、自动化工具和各种革命性AI应用的普及速度将大幅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活变革。
虽然能源消耗和环境角度引发广泛关注,但以计算能力加速AI创新的使命仍备受认同与支持。Meta此次发布的计划无疑为全球AI研发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推动社会展开更广泛的讨论,即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的背景下,合理发展大规模科技项目,实现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总结来看,扎克伯格关于“普罗米修斯”和“海柏利昂”超级智能数据中心的公开声明为未来AI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描绘了清晰路线。Meta通过大规模资本和顶尖人才集结,正全力打造史无前例的超级算力版图,努力引领全球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几年,这些超大型AI数据中心的落地和运转,将深刻影响科技行业格局,推动AI技术在商业、科研、社会生活多领域加速变革与升级。理解这些超级智能数据中心的建设意义与影响,对于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未来科技创新方向具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