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维持地球生命存在的关键能源源泉,同时也是空间天气的重要影响源。长期以来,人类观测太阳主要依赖于从黄道面,也就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平面进行视角观测,这一视角局限了我们对太阳极区的直接了解。直到2025年,欧洲航天局领先的太阳轨道器任务,凭借其独特的倾斜轨道设计,实现了对太阳极区的首次直接成像,尤其是太阳南极,开启了太阳极区天文观测的新时代。太阳轨道器的视角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太阳磁场、太阳周期以及空间天气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太阳物理学带来革命性变化。 作为人类首次从太阳黄道面之外观测太阳极区的航天器,太阳轨道器采用了特殊的轨道倾斜角,首次能够从17度的角度俯视太阳南极。这一角度虽然看似不大,但已经足以让科学家们看到之前“地面”,甚至其他在轨太阳观测器无法捕捉的太阳极区细节。
通过调整轨道,太阳轨道器将在未来逐步增加轨道倾角,预计到2029年其轨道倾角将达到33度,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太阳极区数据。 太阳极区长期以来被视为“无人踏足的领域”,对其磁场结构、物质运动及活动规律的直接观测极少。太阳轨道器搭载了多项先进科学仪器,其中包括极化和太阳震动成像仪(PHI)、极紫外成像仪(EUI)和日冕环境光谱成像仪(SPICE),这些仪器分别以不同波段和不同物理参数对太阳极区进行观测。PHI利用可见光对太阳表面磁场进行映射,揭示磁场的极性分布及强度变化;EUI采用极紫外波段观测太阳的日冕结构,展现高温等离子体的动态;SPICE通过光谱分析测量太阳大气不同层次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首次实现了对太阳极区物质运动的精确多维度追踪。 通过这些仪器的综合数据分析,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太阳南极磁场在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呈现混合极性的复杂状态。传统认知中,太阳磁场如同普通磁铁,极区应表现为明确的单一极性,然而测量表明,太阳极区磁场极性在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处于动荡期,既存在北极性也存在南极性磁场。
随着太阳活动从极大期向极小期过渡,理应会逐渐形成单一极性,极区磁场趋于稳定。这一发现对揭示太阳磁场翻转的机理和太阳周期的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轨道器恰在这关键时间点进入高纬度轨道,为全程记录磁场翻转动态提供了宝贵条件。 此外,SPICE仪器通过光谱多普勒效应测量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的速度,绘制了太阳极区的物质流动图谱。数据显示,太阳极区存在大量高速喷流和涡旋结构,这些动态现象类似于金星和土星极冠观测到的极地气旋,为研究太阳风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太阳风作为太阳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直接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和现代科技系统,理解其起源和变化规律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以往观测多受限于从黄道面侧观测视角,难以准确测量极区的太阳风物理特征,而太阳轨道器的高纬度视角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太阳极区磁场及活动的复杂性不仅挑战现有的太阳动力学模型,也提醒科学界太阳物理学存在诸多未知领域。太阳轨道器观测表明,极区磁场分布纹理细腻而多变,局部极性交错且变化快速。结合太阳轨道器长周期数据,科学家希望能揭示太阳11年周期变化中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提升对太阳活动预测的准确性。改进的太阳活动预报将有效降低因太阳风暴引发的空间天气灾害风险,保护卫星、地面电网和通信设施。 太阳轨道器任务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晶,更是欧空局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多国合作的典范。
其科学仪器均由欧洲各国及美国科研机构联合研发,整合了国际顶尖的观测与数据分析能力。PHI仪器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领导开发,EUI由比利时皇家天文台主导,SPICE则在法国巴黎宇宙天体物理研究所牵头,这一多国合作模式大幅提升了任务科学产出和技术影响力。 展望未来,太阳轨道器将在轨道的进一步倾斜过程中,获得更全面且长时间跨度的太阳极区数据,涵盖太阳南极及北极。尤其是计划在2026年和2029年借助飞越金星调整轨道倾角后,太阳轨道器将进入35度以上的高纬度轨道,带来无与伦比的极区视角观测机会。结合太阳轨道器的多波段成像与现场粒子探测数据,科学家将能深入剖析太阳磁场生成机制、极区太阳风结构及粒子加速过程,破译太阳神秘的磁场翻转密码。 太阳轨道器的数据汇聚了跨学科研究的动力,推动了太阳物理学、空间天气预报及行星际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进步。
更深层次地认识太阳及其活动变化,对人类应对未来可能更频繁和强烈的太阳风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更多关键数据解码和理论模型完善,基于太阳轨道器的观测价值必将持续放大,为全球科研界带来源源不断的科学创新动力。 总之,太阳轨道器以其独特的轨道布局与先进的观测仪器,实现了对太阳极区的历史性首次直接观测,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果。首次发现的太阳南极磁场混合极性特征、极区物质高速喷流和旋涡结构,深刻改变了人们对太阳极区环境及整体太阳活动循环的认知。未来几年,随着轨道倾角持续增大和数据持续积累,太阳轨道器有望持续揭示太阳极区的神秘面纱,引领我们迈入太阳物理学的全新时代。人类将借助这些独特的视角,更加全面和精准地洞察太阳这一生命之源的奥秘,为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的科学保障和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