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多重挑战,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全球重要的长期资本管理者,正在积极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根据Invesco发布的一项针对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和中央银行的调研报告显示,包括资产总额达27万亿美元的机构在内,越来越多主权财富基金选择采用主动管理方式,同时加大了对中国资产的投资比例,力图通过多元化和灵活应对策略渡过当前的市场不确定性。主权财富基金长期以来依赖于被动投资,特别是在市场环境较为稳健和可预测的年代,这种策略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还能保证一定的收益表现。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全球贸易摩擦的加剧,被动投资在面对突发市场风险和政策变动时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主动管理因其更高的灵活性和对市场动作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大规模机构投资者的新宠。Invesco官方机构负责人Rod Ringrow指出,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型机构尤其倾向于加大主动管理的比例,认为传统的被动管理策略已无法满足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去年主权财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9.4%,这是调研历史上的次优表现,显示得益于主动管理策略的灵活调整,基金整体表现优秀。除了管理模式的转变,另一个显著趋势是主权财富基金在资产配置上更加重视中国市场的机会。调研显示,近60%的财富基金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中国资产的投资,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布局。这种现象在北美地区尤为突出,有73%的北美主权财富基金表达了对中国投资兴趣,而在欧洲的比率相对较低,仅有13%。事实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涵盖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多个前沿行业。面对美国与中国间持续的战略竞争和贸易紧张局势,很多机构担忧错失中国广阔的创新机会,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害怕错过”(FOMO)心理,急切希望在关键时刻切入中国市场。
换言之,主权财富基金正在调整过去对境外投资的谨慎态度,转向以中国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型投资方向。这种转型既反映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认可,也体现出基金管理者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寻求更高回报和风险对冲的诉求。与此同时,美元依旧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调研中绝大多数中央银行预计,美元短期内难以被替代,认为即使有新兴货币崛起,也需要二十年以上时间才能对美元造成实质挑战。虽然对美国巨额债务的担忧普遍存在,但美元凭借流动性和全球信任度保持其主导地位。欧元作为潜在竞争者的地位则有所下降,仅有11%的中央银行认为其能在近期取得显著进展,远低于去年20%的数据。
这反映出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市场对全球货币格局的稳定性依然抱有保守判断。除了货币与资产配置的变化,调研还反映出中央银行倾向于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储备组合,以提升对冲全球经济波动的能力。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中央银行正在增加非传统资产的配置比例,涵盖新兴市场债券、替代投资产品等,以期在全球风险环境中稳健前行。除了经济因素,长期挑战如气候变化和不断攀升的主权债务也成为未来十年内主权财富基金关注的重点。如何在实现绿色转型的同时保障投资回报,成为基金管理的复杂课题。主权财富基金通过积极参与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相关项目,寻找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具备盈利潜力的投资机会,展现出对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并重的投资理念。
在技术发展层面,中国的人工智能和高科技创新尤为引人注目。随着DeepSeek等本土AI企业快速崛起,不仅推动了国产科技实力提升,也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全新的利润增长点。相较传统依赖硅谷创新模式,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科技创新兴趣上升,表明全球科技产业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于主权财富基金而言,如何平衡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带来的风险与中国市场巨大的成长机会,是当前乃至未来投资策略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灵活的主动管理能够通过快速调整投资组合,捕捉新兴市场机遇同时控制潜在损失,提升整体资产组合的稳健性。综上所述,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
主动管理取代被动投资,成为应对全球市场波动的关键方式,而中国则以其独特的市场与科技优势,成为主权财富基金争相布局的重要阵地。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多变的国际格局,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调整不仅影响全球资本流向,也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创新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演变,全球投资者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积极开拓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以寻求更高的回报和更稳健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