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hainalysis最新发布的2024年报告,东亚地区的加密货币采用正在经历显著增长,这一趋势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在韩国和香港等地推动的。这一发现显示,在全球加密货币经济中,东亚的地位愈发明显,成为全球第六大加密货币经济体,在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该地区的链上价值接收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 东亚的加密经济 报告指出,东亚地区在全球加密货币交易价值中占据了8.9%的份额。尽管面临众多挑战,东亚的加密货币交易价值却保持稳定,尤其是在中心化交易所(CEX)的推动下,后者占据了64.7%的交易价值。这些数据表明,地区内的活动主要是由大型转账驱动,这种转账往往是机构和专业投资者的行为,而东亚在职业规模转账的市场份额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 韩国的领导地位 在东亚市场中,韩国的表现尤为突出,该国在加密货币交易中接收的价值大约为1300亿美元,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韩国在交易价值上的占比稳步增长。
因素包括公众对传统金融系统的不信任以及三星等大型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采纳。 一位来自韩国知名加密交易所的领导人在采访中指出,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采纳进一步巩固了公众对加密货币作为一种可行投资选项的看法。特别是当比特币在2024年1月突破70000美元时,韩国市场对山寨币和稳定币的兴趣也显著增加。 随着比特币的价格上涨,很多投资者开始将资金流向以韩元交易的山寨币。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本地市场的活跃度,还引发了资金向全球交易所的流出。此外,自2023年12月以来,稳定币的流出开始显著增加,主要与USDT在韩国主要交易所上市相关。
香港的监管推动 在大中华区,香港作为加密货币的主要枢纽,受益于其支持性的监管框架。报告中指出,香港在东亚地区经历了85.6%的年增长率,在Chainalysis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中名列第30位。2023年6月,香港证券监管机构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实施了新的监管制度,为零售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受监管的进入通道。 截至2024年5月31日,交易所只能在获得许可或被认定为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运营,这一政策的实施促使市场向受监管的交易所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每个季度,稳定币的交易价值占总接收价值的40%以上。随着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框架的逐步实施,这一比例有望继续增长。
中国的加密货币现状 在中国,加密货币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尽管面临政府的多次打压和监管变化,中国公民依然通过场外交易(OTC)平台和点对点(P2P)交易网络来保存财富。INSEAD的金融学副教授本·查伦旺表示:“对中国经济的普遍情绪是消极的,人们寻找方式将资金移出国家。”这样的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倾向于使用OTC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更快的资金流动方式。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韩国在加密货币创新上仍然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尤其是在山寨币和多样化交易机会方面的兴趣。此外,香港支持性的监管框架有望进一步加速整个东亚地区的机构采用。
这一现象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也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传统的交易方式,东亚的市场还在不断探索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NFT(非同质化代币)在年轻投资者中越来越受欢迎。这些趋势说明,东亚地区的加密货币市场正在逐步从单一的投资工具向多元化的金融生态系统发展。 此外,政府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东亚地区的加密货币行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监管政策的逐渐明朗和市场参与者的素质提升,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的机构参与到这一领域中,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成熟和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Chainalysis的报告不仅反映了东亚地区加密货币市场的当前状态,更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在韩国和香港的引领下,加密货币在东亚正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纪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更多的机构将加入这一变化的大潮中,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投资者而言,认真关注这一变化并寻求适当的投资机会将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