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中,全球各国的疫苗接种进程成为了抗击病毒的重要一环。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目标,大部分非洲国家在2021年年底前未能实现40%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的目标,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WHO在2021年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希望到年底时,全球范围内每个国家能有40%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非洲大陆的平均接种率仅达到了9%。这一发现尤其令人忧虑,因为在南非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其迅速传播引发了全球疫情的再度升级。低疫苗接种率不仅使抗疫工作面临挑战,更让人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在非洲大陆的众多国家中,只有七个国家达成了这一接种目标。其中,小岛国家如塞舌尔、毛里求斯的接种率均超过了70%,而佛得角也达到了45%。在非洲大陆的主权国家中,只有摩洛哥、突尼斯、博茨瓦纳和卢旺达成功超过了40%的接种率。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尤其是在疫苗分配和使用方面。 然而,南部非洲地区的国家在疫苗接种方面相对较好,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情况则较为逊色。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近一半的非洲国家完成了超过10%的接种率,但这一目标在9月份的设定时已经没有实现。
诸如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一些较大的国家,其接种率分别仅为2.1%、3.5%与0.1%。更令人担忧的是,厄立特里亚仍未开始疫苗接种工作。 WHO的下一步目标是在2022年6月此前,非洲国家能够实现70%的疫苗覆盖率。然而,有关预测显示,非洲可能要等到2024年8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数据不仅让人担忧非洲的疫情防控形势,还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疫苗公平分配的深思。 非洲国家在疫苗接种方面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首先,医疗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缺乏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都严重制约了疫苗接种的推进。此外,疫苗存储设备不足,运输和分配的问题也使得疫苗的提供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全球疫苗供应有所增加,但一些地区在疫苗的分发和接种方面依旧滞后。 WHO和非洲疾病控制中心(CDC)对此表示担忧,认为部分捐赠疫苗未能提前通知国家,导致疫苗的有效使用受到影响。他们建议疫苗的有效期需在到货时至少有两个月,以确保时间足够进行有效分配。对此,非洲的许多国家呼吁加强疫苗的计划性和有效沟通,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疫苗供应。
除了供应和运输的障碍外,疫苗接种的犹豫态度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期,WHO曾披露,非洲的医护人员接种率相对较低,这部分原因源于对疫苗的犹豫以及获取的困难。在公共卫生工作者中,面对接种的怀疑态度同样反映出民众对疫苗的顾虑。这使得在一些地区,尽管疫苗供应增加,但仍然未能达到预期的接种效果。 非洲国家在疫苗供应方面既依赖双边协议,也依赖全球疫苗共享机制Covax,但是早期的疫苗短缺问题使得非洲众多国家面临巨大压力。Covax机制的依赖使得非洲在疫情初期的疫苗获取相对滞后,因为许多富裕国家早早与生产厂家签订协议,为其疫苗研发和采购提供了优先权,这使得Covax在数量和效率上都受到了限制。
随着疫苗供应逐渐改善,非洲各国开始密切关注接种率的提升与策略的调整。WHO表示,非洲需要超过9亿剂疫苗才能实现40%的接种率,而到2021年底,大陆整体收到的疫苗总量稍微超过了4.74亿剂。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疫苗,使其更快抵达需要接种的民众,成为了各国领导者亟需面对的挑战。 疫苗接种的挑战不仅仅是资金和基础设施的问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非洲各国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增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民众对疫苗的接受度,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来减少对疫苗的怀疑,提升接种意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国更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一迫在眉睫的健康危机。
未来,非洲在疫苗接种方面依然面临重重挑战,但只要积极应对,提高国际合作效率,推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期待这些目标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只有通过更为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才能在后疫情时代保护好每一个生命,助力非洲的复苏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