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随着美国历史性的加密货币周(Crypto Week)的盛大召开,一项名为CLARITY法案的数字资产市场结构明确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Structure Clarity Act)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作为三项主要加密货币立法之一,CLARITY法案旨在为数字资产监管带来亟需的清晰定义和明确的监管责任,力图打破长期以来困扰美国加密行业的监管模糊与分散问题。加密货币行业的迅猛发展及其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使得监管机构在明确界定数字资产的性质和监管权限时面临诸多挑战。立法者、企业和投资者都急需一个稳定且统一的法律框架,以保障创新同时保护市场公平和投资者权益。CLARITY法案应运而生,成为这一需求的关键回应。该法案由来自阿肯色州的众议员French Hill于2025年5月29日提出,紧接着在7月17日通过了众议院长达十小时的激烈辩论及投票,凭借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法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数字资产定义的明确以及监管职责的合理分配。根据法案,数字资产被细分为数字商品、投资合约资产等类别,SEC(证券交易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管以投资合同形式发行的数字资产,而CFT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则对去中心化且以实用或交换为目的的数字商品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分割有效避免了过往监管职责重叠与冲突的局面,为市场参与者指明了合规路径。此外,CLARITY法案引入了“投资合约资产”(investment contract assets)这一新概念,允许某些最初被归类为证券的代币在实现去中心化后转变为商品。这种灵活的资产分类机制不仅反映了区块链技术的动态特性,也促进了创新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法案要求数字商品的交易所、经纪商和交易商必须向CFTC登记备案,否则将面临处罚,确保市场透明度和合规性。
对于仍处于发展的区块链项目,法案允许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每年最高可以筹集7500万美元的资金,无需SEC注册,但需要进行信息披露。这为创业公司和新兴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融资空间,既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又推动技术创新普及发展。CLARITY法案还明确了“成熟区块链系统”的标准,凡不存在单一实体控制的区块链网络将被视为成熟链,适用更宽松的监管政策。此外,个人资产自我托管权利得到了保护,允许用户在无需银行或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直接持有和使用数字资产。监管过程中,项目发行者需定期披露有关区块链开发进度、通证供应量、财务状况及风险因素等信息,为投资人提供持续更新的透明信息。法案还设立了联合清除不安全通证的机制,SEC与CFTC将共同负责对不合规或风险过高的数字资产进行下架处理。
为避免对传统金融工具如期货、掉期及证券的监管产生影响,法案明确保留现行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国际协作与反洗钱条款被纳入立法框架,促进全球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合作,防范非法资金活动,保证数字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CLARITY法案的出台,旨在根除美国长期以来的监管不确定性,为数字资产市场建设一套清晰、高效且具前瞻性的监管体系。在此前,SEC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执法行动,针对最大规模交易平台进行了多起诉讼,虽然有效震慑了不合规行为,但也被批评过于保守和缺乏指导性,限制了技术创新空间。同时,CFTC虽具监管部分衍生品的权限,却无权监管现货市场,导致监管职责分散,给市场参与者带来困扰。CLARITY法案通过明确划分监管权限、鼓励项目合规注册、推动二级市场合法交易,为加密货币行业带来了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此举不仅对加密企业——无论是初创还是大型平台——都是显著利好,使他们能更加专注于产品创新及市场扩展,也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稳固的合规基础,吸引更多资本流入数字资产领域。零售投资者将从完善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中获益,增加对数字资产市场的信心和认可度。美国作为全球金融创新的重要阵地,通过CLARITY法案有望重塑其在数字金融世界中的领导地位,与欧盟、新加坡、阿联酋等地区的监管进展相抗衡,巩固美国产业技术优势。尽管CLARITY法案旨在推动监管创新与市场发展,但它也遭遇了一些来自政界、监管圈和消费者团体的反对声音。部分人士担忧,法案削弱了SEC的监管力度,可能使得部分高风险加密资产规避严格的证券规则,从而增大市场欺诈和投资损失的风险。美国金融改革协会(AFR)指责法案比2024年提出的FIT 21法案更为宽松。
前CFTC主席Timothy Massad认为,双重监管机制可能带来更多监管重叠和责任不清,呼吁两大监管机构加强协调合作。知名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警告称,大型科技公司可能利用该法案的漏洞,避开SEC监管,通过发行商品类代币进行不受监管的集资,降低投资透明度与责任追究。同时,多位民主党高级议员如Maxine Waters和Angie Craig也表达了对监管权力转移的担忧,认为这可能优待加密产业利益而忽视散户保护和监管问责。法案中引入的“限制数字资产”新分类试图遏制未经监管的二级市场交易,旨在减少代币流通风险。然而这些创新措施的实际效果和监管平衡仍有待检验。加密货币周(2025年7月)在美国国会引发了关于数字资产立法的热烈讨论,CLARITY法案成为焦点,不仅体现了监管者对数字金融技术战略价值的重视,也标志着立法从被动反应转向积极构建市场规则。
该法案在众议院两大关键委员会均得到两党支持,稳步推进至众议院正式通过,接下来将进入参议院审议阶段。尽管参议院部分成员呼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并调整监管平衡,该法案展现出强大的立法动力和社会关注度。与此同时,配套的GENIUS法案(稳定币监管)和反CBDC监控法案也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标志着美国监管体系的综合完善。民主党则针对这些由共和党主导的加密立法发起“反加密腐败周”活动,推动更多消费者保护和道德规范条款的纳入,特别要求联邦高层官员禁止持有或推广加密资产,以杜绝利益冲突。白宫虽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将通过行政部门推动法案修订,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总体来看,CLARITY法案无论最终形态如何,它在为美国数字资产市场奠定坚实的监管基础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
它不仅确立了关键定义和合规路径,降低了法律风险,也为投资者和创新者创造了更加透明和可靠的环境。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演变,相关法律法规必将不断调整完善,CLARITY法案则成为推动合规发展与创新共荣的重要里程碑。在数字金融的浪潮中,监管明确性是赢得市场信任、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CLARITY法案的推进,美国加密货币市场预计将在政策稳定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助力下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