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金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调整后79.9亿美元骤降至52.8亿美元。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和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虽然季度间投资金额的波动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此次下降恰逢美国政府针对进口商品实施一系列新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显然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和开放程度的关键指标,反映了国际资本对该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及政策环境的判断。投资流入可促进技术转移、就业增长、产业升级,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一季度的FDI减少,表明国际投资者对短期内关税政策走向及其对商业环境影响存在较大疑虑。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跨国企业在投资决策上趋于谨慎。对许多外国企业来说,关税提高意味着进口成本增加,供应链调整复杂化,从而影响了利润空间和运营效率。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更倾向于推迟或重新评估在美投资计划,特别是大型制造项目和资本密集型收购交易。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已经宣布的重大投资项目依然会在未来季度推动FDI的回升。比如,日本钢铁巨头新日铁三菱集团对美国钢铁公司的近150亿美元收购,预示未来投资数据可能逐步恢复甚至增长。此外,多家日本及其他外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美国展开制造项目,也有望带动中长期投资增长。
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同样与FDI流动存在紧密联系。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由于许多企业为规避即将实施的关税而提前大量进口商品,第一季度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在2025年达到创纪录的4502亿美元。这种逆差加剧体现了贸易结构调整期内资本和货物流动的复杂态势。经常账户数据综合衡量商品、服务及投资的国际流入流出,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若未能被足够的外国投资所弥补,将对经济稳定构成压力。 投资量的减少也提醒政策制定者需关注关税政策的预期效应。虽然特朗普政府推行关税的目的是促进国内制造业复兴,吸引更多外国资本“回流”美国,但其短期内带来的不确定性却有可能遏制部分潜在投资项目。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过度的政策波动和贸易紧张关系会削弱企业的信心,影响投资节奏和规模。Capital Economics的北美首席经济学家Paul Ashworth指出,季度FDI数据的波动性本身较强,部分反映特定阶段的交易活动,如并购与大型项目启动,因此单季度的下滑不一定意味着长期趋势恶化。但同时,他亦表达了对未来季度随着部分制造投资项目推进而增长的乐观预期。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理解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及其潜在影响,成为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供应链不断调整,企业亟需找到平衡成本、效率和市场准入的新方法。部分外企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寻求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其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分散风险,但同时仍看重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科技创新环境,投资决策因而更趋谨慎且多样化。
未来,美国若想维持并吸引高质量的外国直接投资,稳定和透明的贸易政策环境至关重要。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建立有利于外资的长期支持体系,将有助于促进资本持续流入、技术升级和就业增长。特别是在半导体、电动车、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外资的角色日益重要,政策调整的影响也更加敏感。随着部分外国企业宣布的投资项目陆续启动,美国市场的FDI流入有望逐渐回暖,同时,全球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也将持续影响资本流动趋势。 总体来看,美国2025年一季度外国直接投资的显著下降,反映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企业投资态度的影响。尽管短期内资本流动面临波动,但中长期来看,随着部分重点产业投资项目的落地,FDI有望回升。
政策制定者需审慎权衡关税措施的利弊,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营造稳定开放的投资环境,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