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铁路运输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端对端列车(End-of-Train,简称EoT)和头端列车(Head-of-Train,简称HoT)设备作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远程链接协议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期由美国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发布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通告指出,该远程链接协议存在严重的身份认证弱点,可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造成列车制动系统异常,进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该漏洞编号为CVE-2025-1727,CVSS评分高达7.2,表明其攻击复杂度低,却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端对端和头端列车设备主要职责是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维持稳定的远程通信,其中EoT设备通常安装于列车尾部,实时监测制动状态,保证列车安全停车。该设备通过射频(RF)传输远程链接信息和指令,确保头端设备对列车状态的精准控制。漏洞的核心在于该协议采用了简单的BCH校验和技术完成数据包的创建和验证,缺乏强有力的身份认证机制,这使得攻击者能够通过软件定义无线电轻松伪造数据包并发送恶意制动指令,可能导致列车突然停车或者制动失灵,影响铁路运输的顺畅和安全。
受影响的设备涵盖了多家主要供应商,包括Wabtec的TrainLink系列(NGEOT、NG3 EOT、NG4 EOT、NG5 EOT)、西门子(Siemens)的Trainguard系列EoT和HoT设备,以及DPS Electronics的多款天线及控制台装置。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铁路运输系统,涉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此次漏洞被认为具有“攻击复杂度低,无需权限,无需用户交互”的特性,这意味着任何拥有射频设备并掌握相关协议细节的攻击者,都能实施远程攻击,极大提高了攻击成功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漏洞不支持互联网远程利用,但由于铁路系统的开放无线环境,仍然容易受到区域内攻击。铁路运输作为公共安全关键领域,如果相关设备遭到攻击,可能导致列车控制失效,引发列车追尾、脱轨等重大事故,给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该漏洞,铁路行业内部和标准制定机构已开展相关响应。
美国铁路电子标准委员会(RESC)正在研究替代旧版端对端和头端列车设备的新型设备及协议方案,力求增强设备的身份认证能力和通信安全。相关厂商也陆续发布安全通告,提醒用户注意升级设备固件及软件。同时,CISA建议铁路运营及设备维护单位,采取多层次防护策略,包括尽量减少控制系统设备的网络暴露,将关键设备置于防火墙和隔离网络环境内,阻止未经授权的无线接入。对于必须的远程访问,应采用安全的VPN等加密通信方式,并保持所用软件及时更新以降低潜在风险。此类安全漏洞反映出工业控制系统(ICS)领域普遍存在的网络安全挑战,如何在保护传统设备与保障系统稳健运行之间找到平衡,是铁路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未来强化端到端安全设计理念,采用基于硬件信任根、强密码学认证和多因素授权的先进技术,将成为改进方向。
同时,建设工业网络入侵检测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样有助于快速识别异常行为,防止攻击造成影响蔓延。受影响设备用户最好及时联系设备制造商,了解最新的补丁和升级计划,并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案。铁路运营商及监管部门应加强相关安全培训和安全审计,推动跨企业、跨部门的协同防御,提升全行业的抵御能力。展望未来,随着铁路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信息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端对端和头端列车设备远程链接协议的安全漏洞为行业敲响警钟,揭示了传统工业通讯协议中普遍存在的认证设计不足问题。通过积极推广安全加固措施、推动技术更新换代以及完善法规标准,才能有效维护铁路系统安全,保障公众利益和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综上所述,端对端和头端列车远程链接协议的安全漏洞不仅对铁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警示整个工业控制领域加强安全防护的紧迫性。唯有技术与管理合力,强化防御能力,才能确保铁路及相关行业的长期平稳运行和安全保障,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