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程领域,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在开发流程和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软件开发经历了敏捷开发、持续集成与部署、自动化测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等多重革新,使开发效率大幅提升。而硬件工程依然面临着传统流程的制约,设计周期长、调试复杂且难以结合现代工具。针对这一困境,Dyad应运而生,致力于让硬件工程实现如软件开发般的便捷与高效。 Dyad是一种基于物理建模的声明式编程语言,它通过与图形用户界面一一对应的文本表示,兼顾了工程师直观的视觉建模体验与现代开发流程所需的代码可分析性和自动化能力。这样独特的设计不仅支持基于文本的自动化流水线和生成式AI分析,还保证了模型的物理准确性和可验证性。
它融合了科学机器学习、微分方程求解及硬件加速技术,显著提升硬件建模、仿真与部署的灵活性和速度。 随着工程领域对安全性和准确性的严格要求,简单地“快速迭代,允许出错”的软件开发理念显然不适用于硬件设计,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等高风险行业中。Dyad提出的“双生模型”理念,强调物理原理与现代AI工具相辅相成,确保工程设计既具备创新活力,又兼顾严谨性。通过声明式语言和低层命令式API的结合,Dyad能够适配从高层设计到底层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实现设计与实际硬件运行的无缝衔接。 技术基础方面,Dyad依托Julia语言及其强大的科学计算生态,包括SciML工具包、DifferentialEquations.jl和ModelingToolkit.jl等,支持自动微分、符号建模及复杂非线性微分方程的高效求解。同时,结合Lux深度学习栈,实现了科学机器学习的深度整合,使得物理建模与数据驱动算法得以协同优化。
GPU及多硬件加速的支持则保证了模型训练和仿真的高性能表现,为实时控制和嵌入式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Dyad不仅是一个建模语言,更是一个集成现代DevOps理念的平台。内置的包管理器能够追踪库依赖,确保建模过程的重现性和模块化开发。对Git和CI/CD流程的支持让工程师能够在多样的开发环境下协同工作,推动硬件设计走向成熟的开源软件开发模式。此外,通过VS Code扩展,Dyad让熟悉代码编辑器的工程师能够方便地在本地环境下使用相同代码,同时实现可视化建模与代码开发的无缝切换。 现代硬件设计日益依赖物联网和云计算所产生的海量数据。
Dyad紧密结合云计算架构,支持多GPU集群上的AI训练任务,且内建数据流管道可与IoT设备无缝对接,方便搭建数字孪生和实时数据反馈系统。这为设计团队带来了全新的实时协作和迭代机制,通过云端数据驱动持续优化硬件模型,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 安全性和可验证性始终是工程领域的核心命题。Dyad独特的编译器架构支持同步编译,直接面向嵌入式硬件与控制系统,将经过验证的模型代码无缝部署至硬件层面。自动化测试与模型验证工具链能够保障代码符合行业安全标准,特别适合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严苛应用场景,确保“设计即代码,代码即运行”的可靠流程。 Dyad还支持用户自定义分析与扩展,工程师可通过API设计神经网络代理、符号模型发现等功能,进一步赋能模型智能化。
所有扩展功能均自动暴露在图形界面中,降低了使用门槛,推动跨学科团队协作,实现更加高效的设计与实验流程。 未来,随着生成式AI的不断进步以及硬件加速设备的普及,Dyad所代表的新一代硬件建模与仿真工具将在工程领域扮演关键角色。从概念验证,到大规模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再到自动化测试与部署,Dyad的全方位功能将推动硬件工程跨入软件化时代,极大提升研发速度和质量。 Dyad Studio作为官方发布的集成开发环境,已在Visual Studio Code中以扩展形式提供。它遵循源代码公开但限于非商业用途的模式,并同时开放核心标准库源代码,吸引了广泛社区的参与与持续改进。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可轻松下载使用,快速上手体验Dyad带来的工作流革新。
Dr. Chris Rackauckas作为Dyad的创始人,凭借他在科学机器学习和Julia语言领域的深厚造诣,为Dyad注入了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需求。他在自动化GPU加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机器学习辅助建模等方面的贡献,保证了Dyad的坚实技术基石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看,Dyad代表了硬件工程领域的一次重要跨越。它通过将物理精度与现代软件工具链结合,打破传统硬件开发的壁垒,使复杂的硬件设计流程变得更加模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面对未来日益复杂的工程挑战,Dyad不仅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更为安全、精准和智能的硬件系统打造了坚实的平台。随着Dyad不断完善与生态的丰富,其在未来硬件设计、数字孪生构建以及科学机器学习领域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推动整个工程行业向全新的智能化时代迈进。
。